截至2025年8月20日 13:37,上證科創板100指數(000698)上漲0.37%,成分股盛科通信(688702)上漲17.14%,艾為電子(688798)上漲14.07%,成都華微(688709)上漲12.04%,南芯科技(688484)上漲7.96%,天奈科技(688116)上漲6.45%。科創100指數ETF(588030)上漲0.17%。最新價報1.21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8月19日,科創100指數ETF近1周累計上漲5.21%,漲幅排名可比基金3/12。
流動性方面,科創100指數ETF盤中換手3.27%,成交2.34億元。拉長時間看,截至8月19日,科創100指數ETF近1周日均成交4.33億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消息面上,2024年受益于AI推動的先進制程投資擴張、HBM產能軍備競賽以及中國半導體自主化浪潮不斷推進,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10%,達1171億美元。根據SEMI預測,2025年有望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全年總銷售額或將實現1255億美元。根據2023年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數據統計,國內半導體清洗設備市場規模為113億元,國產化率為35%,國產化替代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中金公司指出,AI大模型更新迭代以及應用落地驅動算力需求提升,芯片功耗與算力密度持續攀升,液冷憑借散熱效率、部署密度等優勢,正加速替代風冷逐步成為主流方案。產業鏈上游(冷板、CDU、快速接頭等)、中游(服務器廠商、解決方案商)加速布局,下游云廠商率先規模化應用,英偉達GB200及GB300 NVL72加速產業生態形成,市場空間廣闊。根據IDC,2024年我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7.0%達23.7億美元,預計2024-2029年CAGR有望達46.8%。建議關注技術領先的系統方案商、核心零部件廠商以及積極布局液冷技術的服務器廠商。
規模方面,科創100指數ETF近1周規模增長4.69億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1/12。
份額方面,科創100指數ETF近1周份額增長2.10億份,實現顯著增長,新增份額位居可比基金1/12。
資金流入方面,科創100指數ETF最新資金凈流入2914.34萬元。拉長時間看,近5個交易日內有4日資金凈流入,合計“吸金”3.10億元,日均凈流入達6207.94萬元。
數據顯示,杠桿資金持續布局中。科創100指數ETF本月以來融資凈買額達176.22萬元,最新融資余額達1.99億元。
截至8月19日,科創100指數ETF近1年凈值上漲76.70%,指數股票型基金排名236/2965,居于前7.96%。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19日,科創100指數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27.67%,最長連漲月數為3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37.87%,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8.48%,歷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為64.63%。截至2025年8月19日,科創100指數ETF近6個月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0.27%。
截至2025年8月15日,科創100指數ETF近1年夏普比率為1.63。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19日,科創100指數ETF今年以來相對基準回撤0.20%。回撤后修復天數為108天。
費率方面,科創100指數ETF管理費率為0.15%,托管費率為0.05%,費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蹤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19日,科創100指數ETF今年以來跟蹤誤差為0.020%,在可比基金中跟蹤精度較高。
科創100指數ETF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100指數,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選取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只證券作為樣本。上證科創板100指數與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共同構成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反映科創板市場不同市值規模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證科創板100指數(000698)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博瑞醫藥(688166)、百濟神州(688235)、華虹公司(688347)、睿創微納(688002)、翱捷科技(688220)、澤璟制藥(688266)、東芯股份(688110)、中科飛測(688361)、芯源微(688037)、安集科技(688019),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23.52%。
科創100指數ETF(588030),場外聯接(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A:019857;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C:019858;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E:023990)。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不應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
來源:有連云
相關標簽: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