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美股在10日經歷“黑色星期五”,三大股指集體大幅跳水,其中納指、標普500指數均創下4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截至當天收盤,納指暴跌3.56%,重演半年前“四月暴跌”行情;標普500指數大跌2.71%,回吐過去十多天的全部漲幅;道指也下1.99%。恐慌情緒被點燃,標普500指數十一大板塊十跌一漲,科技板塊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分別以3.97%和3.29%的跌幅領跌,僅必需消費品板塊上漲0.25%。七大科技巨頭市值一夜蒸發約77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萬億元),特斯拉跌超5%,本周累跌3.8%;亞馬遜跌4.99%,本周累跌1.43%;英偉達跌4.89%,市值一夜蒸發2287億美元,本周累跌2.38%。
華爾街分析認為,美股大幅跳水是由多重因素導致。
一是中美貿易關系驟然緊張。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大幅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這成為市場情緒的引爆點。特朗普在“真實社交”上發帖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飆升約32%,至6月以來最高水平。對中美貿易關系走勢敏感的人工智能和芯片股下跌,英偉達和AMD分別下跌4.95%和7.78%。
二是市場情緒與系統性恐慌。在特朗普突如其來的政策威脅下,部分投資者拋售情緒擴散,形成短期流動性緊張。投資者搶購避險資產,黃金和白銀分別上漲1.5%和1.2%,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55,為5月以來最低,表明美國民眾對通脹和就業保障的擔憂持續存在。
三是估值壓力與技術板塊領先下滑。過去一段時間,市場尤其是科技/人工智能板塊漲幅較大,存在估值溢價風險。面對突發利空,投資者風險偏好迅速下降,高估值板塊受到急速調整。華爾街此前一直在擔憂人工智能和科技股的過高估值,它們更容易受意外情況影響。
四是美國政府“停擺”引發雙重效應。一方面,部分關鍵經濟數據發布受阻,“空窗期”令投資者缺乏及時的經濟指引,投資者情緒脆弱。財報季下周開啟,分析師預計關稅戰將導致摩根、花旗等銀行營收走軟。另一方面,此次美國聯邦政府“關門”讓大批離崗“公務員”永久離職,影響數千個家庭的消費能力,凸顯政治僵局和財政不確定性,動搖了華爾街對未來的信心。
目前,美國股市受到多重利空因素影響,交易員和長期投資者都在努力判斷這些因素對經濟和自身投資組合的影響。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警告,未來六個月至兩年內華爾街大幅回調的風險加劇,諸多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以及美股的過熱風險等。
(AI撰文,僅供參考)
相關標簽: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