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藍鯨新聞10月12日訊(記者翟智超)今日,聞泰科技(600745.SH)一紙公告在半導體行業引起軒然大波。
據公司公告披露,荷蘭政府于9月30日發出指令,要求凍結聞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導體對資產、知識產權等進行調整,為期一年。與此同時,安世半導體部分外籍高管要求聞泰科技轉讓安世半導體股權,并要求暫停聞泰科技委派的CEO職務。荷蘭企業法院也即時生效了幾項緊急措施,包括暫停張學政作為CEO的職權。
公司公告顯示,近期,安世半導體及其控股公司(合稱“安世”)收到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下達的部長令和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法庭的裁決。荷蘭時間2025年9月30日,部長令要求安世及其全球30個主體對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及人員等不得進行任何調整,有效期一年。目前安世日常經營仍在持續,但受此影響,短期內將面臨決策鏈條臨時變更或延長、資源配置靈活度下降等情況,可能對企業運營效率產生一定影響。公司對安世的控制權暫時受限,但股東的經濟收益權不受影響。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將自10月13日開市起復牌,“聞泰轉債”恢復轉股。
荷蘭時間10月6日下午,企業法庭開庭,并于10月7日下午做出裁決,多項事項作為臨時緊急救濟,自裁決生效日(2025年10月7日)起至本案調查完成最終判決或其他方式結束:暫停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控股和安世半導體的執行董事職務;任命一位獨立于安世的企業法庭指派的外籍人士擔任非執行董事,擁有決定性投票權,且有權獨立代表安世;將安世半導體的所有股份(減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給后續指定人員。這一裁決使裕成控股暫時失去對安世半導體控股剩余99股的股東權利。
實際上,這場突發管控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末,聞泰科技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原ODM業務采購受限并加速剝離;2025年7月完成消費電子業務剝離后,公司全面聚焦半導體賽道,安世半導體在其半導體業務中占核心比重,此次管控無疑擊中其戰略轉型要害。
聞泰科技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浙江嘉興,2016年借殼中茵股份上市,業務涵蓋半導體IDM、光學模組和通訊產品集成三大板塊,全球設有多座晶圓廠和封測廠。盡管2018年前后成為全球智能手機ODM領域龍頭,但面臨核心元器件依賴進口問題。隨著汽車電子化浪潮帶動功率半導體需求上升,2019年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安世半導體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部門,在分立器件、邏輯器件等領域位居全球前三,客戶包括博世、華為等。此次并購能彌補國內標準器件領域短板,借助其車規級技術切入汽車電子賽道,與消費電子業務形成產業鏈協同。
聞泰科技采取“兩步走”收購策略。第一步,2018年4月通過全資子公司牽頭組建買方團,以114.35億元競得安世集團上層最大基金股東的LP份額,融資整合多方資本。第二步,以發行股份支付99.56億元、現金支付99.69億元,并借助境外銀團貸款,穿透持有安世集團79.98%的股權。并購完成后,通過線上協作與全球實地辦公結合,高效推進整合。2021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安世半導體累計實現利潤105億元,在半導體下行周期展現出強勁復蘇能力。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聞泰科技營業收入253.41億元,同比下降24.56%;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237.36%。半導體業務收入78.25億元,占比約30.9%,同比增長11.23%,毛利率37.89%,凈利潤12.61億元;產品集成業務收入174.85億元,占比約69.0%,凈虧損6.85億元,處于剝離過程中。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