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近年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步入新階段,不僅研發和臨床試驗增量顯著,還從傳統引進向自主創新輸出轉變。上海作為將生物醫藥列為三大先導產業的城市,以一組最新數據展示了其創新生態的濃度與厚度。2024 年,上海生物醫藥企業 License - out(許可授權)交易達 38 起、307 億美元,占全國近三分之一;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8.94%,今年上半年達 5005.66 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 1 萬億元。
隨著產業進入新的換擋提質期,上海正全力構建一流創新生態,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海市科委生藥處處長、二級巡視員曹宏明表示,上海將推動基礎研究、孵化轉化、臨床試驗、審評審批、落地生產、推廣應用全鏈條加速,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創新高地和產業集群。
打通臨床科技成果轉化
上海自 1993 年將生物醫藥列為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經過 30 多年發展,截至 2024 年工業產值已超 2000 億元?!笆奈濉币詠恚虾3雠_多部法規和行動計劃,組織實施多個科技專項,推動生物醫藥前沿突破和產業發展,同時打造多個產業集聚區。
上海的創新策源能力和臨床機構資源為生物醫藥行業奠定了基礎。為將醫療機構資源轉化為落地應用,2024 年 9 月成立的上海臨床創新轉化研究院(下稱“臨轉院”),探索醫院臨床成果公司化運營新模式。臨轉院副總裁王立言介紹,該模式將醫院臨床成果的專利許可權交由臨轉院,臨轉院以現金入股與投資人合資成立公司,并設立服務信托保障醫院收益。與醫院直接作價入股模式相比,具有專業化服務與管理、避免風險和政策障礙、提高轉化效率保障醫院收益三方面優勢。
今年年初,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一項腸道菌群微生態診療技術待轉化,與深圳零一生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臨轉院與醫院對接,按成果公司化運營模式,5 月 6 日新設立的合資公司注冊成功。王立言表示,該模式解決了市級醫院直接作價入股后經營性資產專業化管理問題,實現了臨轉院持有股權、醫院享受股權收益的代持目的。
外資聚集到本土創新
上海的生物醫藥產業經歷了從跨國藥企集聚到本土生物醫藥上市企業誕生的階段。國際 TOP20 藥企和 TOP20 醫療器械企業中各有 19 家在上海設立總部或研發中心,2023 年以來,眾多企業的高能級項目相繼落地。
隨著中國本土創新力量崛起,跨國藥企與本土藥企協同創新合作增多。英矽智能聯合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任峰表示,上海作為科技創新高地,擁有完善產業鏈、世界級研發基礎設施、產業配套、高水平人才儲備和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2019 年該公司將藥物研發中心布局在上海張江“藥谷”,今年入駐浦發新原力孵化器,研發能力和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上海制定了覆蓋“研發 + 臨床 + 制造 + 應用”產業鏈的政策舉措,推進“張江研發 + 上海制造”行動。和記黃埔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的“中國一類新藥呋喹替尼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榮獲 2024 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呋喹替尼是我國首個全鏈條自主完成的抗腫瘤原創新藥,已在多個國家獲批,為全球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帶來新選擇,達成逾 80 億元海外技術許可收入,2024 年全球市場銷售額突破 29 億元,預計三年內形成超百億規模。
上海本土企業復宏漢霖 10 月 9 日宣布其自研創新型 PD - 1 抑制劑 H 藥漢斯狀?聯合化療新輔助/單藥輔助治療胃癌的 III 期臨床研究達到主要研究終點,成為全球首個胃癌圍術期以免疫單藥取代術后輔助化療的治療方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琳·露絲·貝爾托齊團隊正與復宏漢霖合作,明年將啟動首個人體臨床試驗。復宏漢霖相關負責人認為,上海的國際化生態和制度環境為企業全球化提供了基礎,公司以上海為總部建立了完整體系,實現與監管機構高效溝通,推進多個全球多中心臨床研究。今年,復宏漢霖的漢斯狀?在歐盟獲批上市,受益于上海市政府出臺的支持創新藥出海政策。
截至 2024 年末,上海生物醫藥規上企業達 2183 家,多家頭部企業產值居前列,7 家企業躋身“中國醫藥工業百強”,聯影醫療全球排名升至第 57 位。2021 至 2024 年上海累計 46 家生物醫藥企業 IPO 上市,今年 1 - 9 月新增 4 家,另有多家企業正在推進上市。
耐心資本投入
生物醫藥行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等特征,對產業資本依賴性強,耐心資本投入至關重要。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健表示,我國創新藥突破需要長期穩定支持,資本市場要能容忍失敗。
上海市出臺的《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上海市促進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全鏈條發展行動方案》包含投融資方面措施。2024 年上海成立總規模 225 億元上海生物醫藥產業母基金,已遴選 13 個子基金,資金放大 5.59 倍;設立 100 億元規模的并購基金。2021 至 2024 年,上海生物醫藥領域累計融資 2383.72 億元,發生融資事件 1494 起,位居全國前列,196 種新優藥械產品納入市級醫院目錄。
上海國投公司基金管理部(科創金融部)業務副總經理陳曉婕介紹,多元化資本在生物醫藥投融資中發揮著孵化器、加速器、穩定器等功能作用。上海國投公司構建了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陣,截至 2025 年 10 月,作為基石出資人認繳上海生物醫藥并購基金 22.5 億元,完成 13 個子基金市場化遴選,放大倍數 5.59 倍。上海未來產業基金、上海國資母基金等綜合性基金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投資方向,旗下基金管理人還與生態伙伴合作,探索臨床轉化及產業協同并購路徑。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