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18版“產經觀察”專欄以《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為題,通過呈現實地探訪三家企業案例,展現我國服務型制造轉型給生產生活帶來的新變化。
作為該專題報道的實踐案例之一,歐派家居在數字化轉型與服務型智造領域的創新探索獲呈現。

以下為報道原文摘錄:
歐派家居——讓“全屋定制”透明高效
本報記者 王政
10月8日,廣州白云區歐派家居展示大廳人來人往。不久后將收房的吳女士一家,圍坐在設計師旁,對著電腦上生成的3D設計圖,提出了修改要求,“小臥室的床換成1.5米寬的,床邊柜加寬……”設計師輕點鼠標,3D設計圖瞬間改變。
“選全屋定制,就是圖它方便。”吳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廣州荔灣區的新房是一套79平方米的精裝小三居,歐派設計師上門精確測量尺寸后,只用一天時間就根據吳女士挑選的裝修風格,出具了3D效果圖。為打造更多收納空間,吳女士在網上查閱了很多設計方案,這次現場溝通,她提出的個性化要求,均得到了實現。

“再過幾個月,等人工智能(AI)設計助手上線后,消費者自主設計更方便了。”歐派家居信息中心總監楊啟松打開手機小程序,演示正在企業內測的AI繪圖功能。對著房間拍張照片,在8種裝修風格或15種歐派家裝套系中點選完畢,短短數秒便生成一張精美的效果圖。點擊光效優化選項,白天、夕陽、夜晚3種不同光線效果清晰呈現。不僅如此,天花吊頂、墻面、地板等硬裝,餐椅、沙發等軟裝也可AI換搭。
AI繪圖離不開家裝大數據。楊啟松介紹,7000多家歐派門店每天會新增家裝效果圖10萬張,高峰期更是高達30萬張。正是依托設計軟件10多年來沉淀的海量設計方案,歐派上線了智家云,實現了C2M(從消費者到生產者)設計—生產—安裝全鏈路數字化。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對個性化家居解決方案的需求,對跨品類、風格統一、功能協同的大家居需求均日益提升,也更加重視全流程順暢對接。”歐派家居集團副總裁朱耀軍告訴記者,以前裝修過程中,除了開槽走線等基礎裝修由施工隊負責,消費者還要對接門窗、地板、櫥柜、衛浴、燈具、廚電、軟裝等不同生產商和服務商,很難實現輕松、省時省力的“一站式裝修”。為此,歐派將定制化的理念和實踐從原來的“整體廚房”擴展到更多家居領域。
2007年,歐派提出“全屋定制”戰略。18年來,歐派先后走過全屋定制、大家居1.0、大家居2.0、大家居3.0四個階段,逐步實現從“定制”到“定制+成品”,再到“定制+成品+裝修”的經營模式轉型。
“全屋定制是家裝定制化從單一的櫥柜向衣柜、木門、廚電、軟裝等領域的多品類擴張,大家居則是將服務嵌入家裝的全鏈條。”朱耀軍說,這是一項系統工程。2015年,歐派首創“柔性大規模非標定制”管理體系,解決了非標定制大規模生產難題。
如今,來到廣東清遠歐派制造基地家居柜身一車間,幾乎看不到工人,開料、封邊、排孔三大工藝全部由機器自動完成。“歐派已搭建起大規模非標定制家居支撐技術平臺。”清遠歐派家居總經理鐘楊介紹,通過整合設計、訂單、生產、物流、服務等20多個系統的數據,企業管理層可實時掌握全國各工廠的訂單交付周期、質量合格率等指標,實現科學決策與動態調度。



不僅如此,通過將核心供應商、物流企業、安裝服務商納入統一的數字生態,訂單狀態、庫存信息、物流軌跡、安裝進度等都實現了全鏈路透明化。消費者下單后,系統可自動通知板材供應商備料,并為物流車輛規劃最優配送路線,大幅降低溝通成本與等待時間。

“歐派家居正步入數字化轉型的第二階段,正式啟航AI戰略。”朱耀軍說,歐派將通過引入AI技術,全面升級企業數字化運營與智能化運作,為客戶提供“所見即所得、所感即所要、設計即制造、制造即服務”的定制化家居解決方案。
來源:歐派家居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