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中國資本市場和外資機構呈現“雙向奔赴”局面。一方面,監管部門釋放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步伐信號,證監會明確將錨定深化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目標任務,推出更多開放舉措。另一方面,外資機構看好中國資產,通過增加倉位、調研上市公司等方式加大對中國股票市場投資。
今年以來,外資持續加倉中國股票。瑞銀投資銀行統計顯示,外國機構投資者增持中國股票,全球前40大投資機構提高中國股票持倉倉位至兩年多來最高水平,部分全球基金開始涉足中國股票,資金有流入跡象。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表示,三季度一些全球投資基金將中國股票重新納入投資組合。
作為外資風向標的QFII,三季度呈現增持特征。Wind數據顯示,236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QFII身影,合計持股量達10.18億股,以三季度末收盤價核算,市值合計達212.83億元。從持倉變動趨勢看,三季度QFII新進與增持并進,行業配置上加碼順周期領域,有色金屬、電力成加倉熱門方向。三季度QFII新進重倉個股93只,增持67只個股。
多家全球金融機構三季度同步增持或新進多只A股,布局覆蓋科技、醫療、化工材料等領域。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加快,科技與制造領域成為外資關注焦點。
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進行深入調研。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10月以來外資機構合計調研A股上市公司近千次,包括高盛、花旗環球等外資巨頭。70多家外資機構調研聯影醫療,愛博醫療等公司獲10家以上外資機構調研。今年以來,750多家外資機構合計調研A股公司6588次,關注重點為上市公司業績、研發方向等。
高盛中國股票策略團隊預計,中國股市將步入更具持續性的上行趨勢,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將上漲約30%。摩根大通看好滬深300指數未來一年表現。摩根士丹利指出,當前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市場興趣高于2021 - 2024年期間,中國政策層發力穩增長、穩股市,市場流動性改善。
近年來,證監會完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政策,推進市場、產品、機構雙向開放,放寬合格境外投資者準入條件,擴大投資范圍,優化境外上市備案制度,完善境內外上市聯動機制,拓展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提升了外資參與A股市場投資的便利性和穩定性。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表示,將推出更多開放舉措,包括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合作,加強開放環境下監管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建設。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表示,雙向高水平開放將推動A股市場變化,短期改善市場定價效率,中期倒逼上市公司治理升級,長期形成“境內境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良性循環,使A股成為全球資本配置的核心樞紐。
(AI撰文,僅供參考)
相關標簽: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