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11月1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消息,2025量子科技和產業大會將于11月20日至22日在合肥舉辦。大會主題為“百年量子智啟未來”,預計全國10余個省份、600多家單位、4000余人參與,人員規模、企業數量及展覽規模均創新高。
安徽省科技廳廳長趙明介紹,本次大會恰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將系統回顧量子百年發展歷程,紀念量子力學誕生一百周年,聚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探索推進量子科技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
“十五五”規劃建議將量子科技列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助推量子科技從實驗室邁向商業應用,在此背景下,大會或將收獲行業與市場更多關注。
量子通信是未來信息科學重要支柱,能突破經典通信性能極限,實現高效、安全的信息傳輸。今年我國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等領域取得新突破,提高了利用量子技術獲取、傳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今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團隊聯合國內多家科研機構研制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發布,其處理“量子隨機線路采樣”問題的速度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世界紀錄。
中國電信近期完成全球首個超百公里的空芯光纖共纖傳輸實驗,創下該領域新紀錄,標志著我國在量子 - 經典共纖傳輸技術領域實現里程碑式突破。
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自主研制的鉆石單自旋傳感器、量子磁力儀、微波場強儀等量子傳感器。
政策方面,《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推動量子科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量子科技被納入“十五五”規劃。
銀河證券表示,“十五五”規劃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將量子科技置于首位。量子科技涵蓋量子計算、通信與精密測量三大方向,在超強算力、絕對安全通信及超高精度測量方面有潛力,被視為重塑未來產業格局的核心驅動力。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 - 2025年中國量子技術行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超30%,2025年市場規模達275.7億元,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破千億元。
今年以來,量子科技概念股獲313次機構調研。國芯科技、陜西華達、國盾量子、富士達、楚天龍、大豪科技等9只概念股調研頻次在10次及以上。
國芯科技年內累計獲調研25次,其量子安全芯片及模組產品已實現量產出貨,多款產品被中電信量子、問天量子等企業采用并銷售。
陜西華達年內累計獲調研17次,將加大在光模塊等領域的研發投入和資源協同,開拓有源及無源微波產業新賽道,在商業航天、6G、數據中心等新興技術方向深化布局。
國盾量子年內累計獲調研12次,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提供軟硬件產品及量子安全服務,下游客戶包括政務、金融、電力、通信運營商等單位。
資金面上,截至11月17日,11月以來融資凈買入超1億元的量子科技概念股有4只,分別為中科曙光、國電南瑞、航天電子、科華數據。中科曙光11月以來融資凈買入4.9億元。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