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稅政策持續攪動全球金融市場,在全球產業鏈重構與AI技術革命的浪潮中,中國“自主可控”科技產業正經歷深度變革。今日(4月21日),創新藥、算力概念股震蕩拉升,聚焦“硬科技”的科創100指數震蕩走強漲超2%,成分股多數上漲,迪哲醫藥-U 20CM漲停,奧比中光-UW漲超11%,邁威生物-U漲超9%,榮昌生物、華曙高科、峰岹科技、容百科技、博瑞醫藥、綠的諧波等股票跟漲。
科創100指數ETF(588030)強勢拉升超2%,成交額已超1.5億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4月18日,該ETF近1年累計上漲超23%。
其他相關ETF中,科創AIETF(588790)漲超1.5%,成交額已超1.6億元。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漲超1.6%,成交額超8000萬元。半導體產業ETF(159582)漲近1%,該ETF近一年累計上漲超43%。
醫藥板塊方面,4月18日,國家醫保局召開“醫保部門助力科技創新”分享會,介紹醫療服務價格立項指南推進情況,以及多個高端創新醫療器械臨床、市場、支付等相關細節。中泰證券表示建議關注相關藥械產業利好及市場空間提升。
興業證券指出,從全球空間維度上,由于新技術領域的突破以及更多更好藥物的出現,更廣泛的用藥收益群體以及用藥獲益時間的延長帶來全球創新藥的空間持續提升。國內政策端,從大方向上看,對于差異化創新的品種,有望從上市路徑、醫保支付、進院、競爭格局等多個層面獲得更好的政策支持。從國際化上市路徑的角度,真正具備全球療效差異化的品種路徑清晰,國產創新藥在TCE、雙抗、ADC等領域持續涌現具備全球BIC潛質的產品。長期且持續看好具有差異化創新能力和有全球BIC潛質產品布局的相關公司。
半導體板塊方面,根據SEMI數據,2024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達到1170億美元,同比增長10.2%,創歷史新高。從區域來看,中國大陸、韓國和中國臺灣省仍然是半導體設備支出的前三大市場,2024年全球份額分別為42.3%、17.5%、14.1%。中國大陸繼續加大資本開支,2024年設備支出達到了495.5億美元,同比增長35.4%。
2025年4月18日,寒武紀發布了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74億元,同比增長65.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2億元,較2023年的-8.48億元虧損收窄46.69%。盡管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但營收的顯著增長和虧損的收窄表明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市場拓展和技術創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國聯民生證券指出,4月9日,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正式生效。芯片行業的關稅充滿了不確定性,美國對于中國芯片行業的限制愈發嚴厲,一方面對美系廠商的出口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或加速國內半導體行業的自主可控。半導體設備作為芯片行業的基石,國產替代進展直接關系國內芯片產業的發展,半導體設備行業有望率先完成美系廠商的替代。
該機構表示,國際形勢多變,半導體產業鏈區域化逐漸凸顯,國內半導體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建議關注國產替代相關產業鏈。
信達證券指出,當前關稅政策不斷變化,疊加芯片管制不斷趨嚴,不確定性增強,但確定的是高端芯片領域的自主可控重要性逐日提升,國產替代的進程不斷提速,我們持續看好國產算力芯片的進口替代,在國內CSPCapex擴張背景下技術不斷突破,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科創100指數ETF(588030)緊密跟蹤科創100指數,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選取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只證券作為樣本,與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共同構成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反映科創板市場不同市值規模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文中提及的ETF產品風險等級均為: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為準)
來源:有連云
相關標簽: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