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 趙子祥
7月27日,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的中景石化烷烴一體化生產基地正式投產,這個總投資300億元的超級項目,憑借年產280萬噸丙烯、380萬噸高性能聚丙烯的產能規模,成為全球單體工廠丙烯和聚丙烯產量雙冠王。
證券之星注意到,就在該基地投產前5天,7月22日,中晟高科(002778.SZ)公告稱,控股股東吳中金控一致行動人天凱匯達與福州千景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后者以5.59億元收購 22.35%股份。交易完成后,福州千景將成為中晟高科控股股東,實控人變更為翁聲錦、何從夫婦——這正是中景石化的掌舵人。
這兩起事件看似獨立,卻因翁聲錦、何從夫婦的資本紐帶緊密相連。目前中景石化已構建全球唯一的“丙烷碼頭—丙烯—聚丙烯—薄膜”四級碳三產業鏈,而中晟高科主營的環保領域各項服務業務,恰與這一產業鏈形成精準互補,同時雙方后續是否會進行更細致深入的產業和資本協作也備受市場關注。
全球最大烷烴基地投產,構筑石化產業新生態
中景石化烷烴一體化生產基地的投產,標志著中國在高端石化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 的跨越。這個總投資300億元的巨無霸項目,構建了全球唯一貫通“丙烷碼頭—低溫罐區—丙烯生產—聚丙烯制造—薄膜加工”的四級碳三產業鏈,年產值達600億元,拉動上下游產業鏈超500億元。
證券之星了解到,該基地生產的丙烯作為關鍵化工原料,主要應用于聚丙烯、丙烯酸、環氧丙烷、丁辛醇、丙烯腈、丙酮等,聚丙烯主要應用于改性塑料、醫療用品、工程塑料、熔噴布、汽車配件、無紡布、包裝材料、建筑材料等領域,中景石化高質量產品,滿足廣大全球用戶的需求。為全球產業鏈提供穩定、高質的“中國制造”解決方案。
從技術突破來看,基地創造了多項行業紀錄:項目集結英國莊信萬豐、美國魯姆斯、美國的UOP、荷蘭利安德巴塞爾等國際頂尖技術力量,突破“卡脖子”瓶頸,創下10項全球首臺套設備、8項全國首臺套設備的行業紀錄。通過與中石化等龍頭企業的協同創新,成功實現從工程設計到智能制造的全程國產化跨越,為全球石化工業樹立了“技術+規模”雙驅動的典范。
綠色生產是基地的另一亮點,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實現了能源梯級利用和資源循環。中景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翁聲錦表示:“園區通過循環經濟模式,將能源利用率提升40%,碳排放降低30%,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資本運作精準卡位 產業協同邏輯漸顯
證券之星注意到,近期中晟高科的控股權變更事件,在資本市場引發高度關注。股權結構顯示,福州千景為中景控股全資子公司,而中景控股由翁聲錦夫婦100%控股,與中景石化同屬“中景系”資本版圖。此次收購價格折合每股20.04元,較公告后首個交易日收盤價21.05元形成合理溢價空間,市場反應積極,當日股價以漲停報收,市值達26.26億元。
從產業協同視角分析,中景石化已構建全球唯一的“丙烷碼頭—丙烯—聚丙烯—薄膜”四級碳三產業鏈,而中晟高科主營的環保領域服務業務,恰與這一產業鏈形成精準互補。
中晟高科在工業環保、污水處理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可直接服務于烷烴基地的綠色生產需求,解決大型石化項目的環保痛點;而中景石化的規模化產業場景,又為中晟高科的環保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平臺,形成產業生態的良性互動。
據了解,原控股股東吳中金控2019年入主時成本約16 元/股,此次轉讓實現合理投資回報,既體現了地方國資“盤活存量資產、聚焦主業發展”的改革思路,也為中晟高科引入產業資本、實現戰略轉型創造了條件。
部分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翁聲錦、何從夫婦通過資本運作將中晟高科納入體系,絕非簡單的財務投資,而是基于碳三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戰略布局。中景石化的丙烯-聚丙烯產業鏈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保需求,與中晟高科的業務范圍高度契合,這種產業協同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從更長遠的視角看,雙方的協同效應有望向更廣闊的領域延伸。中景石化在聚丙烯領域的技術優勢,結合中晟高科在環保領域的專業能力,有望在可降解塑料、環保包裝材料等新興領域開辟新賽道。
這類高附加值產品既符合國家“雙碳”戰略導向,又能滿足全球市場對綠色環保材料的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此次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烴基地的投產,與中晟高科的控股權變更,看似獨立的事件背后,暗藏著產業資本深度融合的戰略邏輯。隨著后續產業和資本協作的逐步深化,有望形成“石化主業+環保配套”的產業生態閉環,為中國石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發展范式,其協同效應值得市場持續關注。(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趙子祥)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