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東方財富
8.7w閱讀
2025-09-04 00:38
《科創板日報》9月3日訊(記者李佳怡)又一杭州六小龍企業—強腦科技獲融資。
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道氏技術”)近日發布公告稱,其控股香港佳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佳納”)擬以自有資金3000萬美元(約合2.13億人民幣),認購強腦科技Pre-B輪優先股,從而獲得強腦科技少數股東權益。
強腦科技創立于2015年2月,由創始人韓璧丞率領團隊在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孵化而來,主要致力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發。
與需要通過開顱手術將電極植入大腦皮層的侵入式腦機接口不同,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僅需通過在頭皮表面采集信號,安全性更高、適用范圍更廣。
韓璧丞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曾表示,選擇從非侵入式技術起步,便是為了更早更快實現技術規模化落地。
2018年,強腦科技將總部遷至杭州,與游戲科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云深處科技及群核科技等一批科技創新企業共同被稱為“杭州六小龍”。
目前,強腦科技已推出智能仿生肢體、腦機智能安睡儀等多款產品,這意味著腦機接口技術正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應用階段。
據道氏技術發布的公告顯示,強腦科技目前尚處于Pre-B輪階段。
此前,市場有傳聞稱強腦科技正以超13億美元的估值洽談約1億美元的IPO前融資,或為后續在香港或內地IPO鋪路,且已開始準備上市文件。
對此,強腦科技暫無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的采訪。
道氏技術則是一家專注于新材料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涵蓋固態電池材料、碳材料和陶瓷材料等領域。
其中,道氏技術主營生產的石墨烯、碳納米管等材料,具備優異的導電性、機械強度、柔韌性等特點,適用于電子皮膚等先進產品的制造。這類材料與強腦科技在仿生肢體等設備研發中的需求高度契合,同時也能夠為道氏技術推進“AI+新材料”戰略提供重要的應用落地場景。
道氏技術所發的公告也披露,入股強腦科技旨在借助強腦科技在醫療康復、教育消費和人機交互領域應用腦機接口技術的經驗,進一步增強“AI+新材料”生態賦能與商業化落地能力,同時推進公司碳材料產品在電子皮膚等關鍵零部件領域應用的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道氏技術于8月13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上半年研發投入呈現明顯收縮。數據顯示,其研發費用同比大幅減少41.39%,降至88.68百萬元人民幣,主要原因在于直接研發材料投入及人員費用減少。
《科創板日報》注意到,道氏技術在公告中也明確指出,強腦科技所處的腦機接口行業屬于新興行業,截至2024年底尚未盈利。
一位腦機接口從業人士《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行業在技術成熟度、商業化落地進度、市場發展格局等方面均存在不確定性影響,強腦科技經營目標的實現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因此,此次投資可看作是道氏技術對未來新興產業的押注,但也存在一定風險。”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強腦科技此前還完成了多輪融資,2016年3月獲得天使輪融資,投資人為翰潭投資和金華商人孔小仙,同年6月獲得550萬美元Pre-A輪融資,2019年完成A輪融資,2020年完成B輪融資,躋身獨角獸行列。2023年7月,浙江東方領投強腦科技,投資金額達2億美元。2025年6月強腦科技又募集6.5億美元,成立八年來已經累計融資超過10億美元,當前估值或達50億美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