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5年10月13日 11:28,恒生科技指數下跌3.68%。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金山軟件領漲11.52%,華虹半導體上漲3.67%,中芯國際上漲0.19%;舜宇光學科技領跌6.97%,比亞迪電子下跌6.18%,小米集團-W下跌5.86%。恒生科技指數ETF(159742)下跌2.69%,最新報價0.83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0月10日,恒生科技指數ETF近1月累計上漲4.79%。
流動性方面,恒生科技指數ETF盤中換手15.21%,成交6.88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10日,恒生科技指數ETF近1周日均成交10.29億元。
消息方面,商務部10月9日發布2025年第61號公告,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除管制規則外,附件采用WPS格式,要求相關申請文件須以中文提交兩大細節引發熱議。據悉,10月9日之前最新的兩個公告,文件都是word或pdf格式。
對此業內分析指出,政府部門公文附件使用WPS,遠不止是選擇一款辦公軟件那么簡單。特別是在這次商務部的公告上使用,也是國家推動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體現。
據報道,10月11日,海爾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全面AI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海爾的全生態布局與阿里的全棧AI能力優勢,共建數字產業新生態,加速產業AI創新發展。根據協議,海爾集團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將聚焦AI+云、先進制造、電商、全球化等核心領域,為產業AI轉型探索新路徑。
機構研究表示,AI資本投入與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加速期,互聯網龍頭們的AI戰略逐步清晰。隨著中國AI投資加速和AI應用的推進,AI相關Capex有望成為下一輪盈利增長的發動機,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的盈利預期和估值都有提升空間。中美兩國的科技公司是全球AI的引擎,港股科技龍頭相比美股巨頭仍具明顯的性價比優勢。當前美股互聯網龍頭市盈率在25至40倍之間,而港股互聯網龍頭僅在10至35倍之間。中國AI應用場景豐富度及產業鏈完整性的長期優勢,將成為港股科技龍頭引領牛市的關鍵動力。
規模方面,恒生科技指數ETF最新規模達45.84億元。
份額方面,恒生科技指數ETF最新份額達53.94億份,創近1年新高。
資金流入方面,恒生科技指數ETF最新資金凈流入1.38億元。拉長時間看,近4個交易日內有3日資金凈流入,合計“吸金”3.15億元,日均凈流入達7878.10萬元。
恒生科技指數ETF緊密跟蹤恒生科技指數,恒生科技指數代表經篩選后最大30間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阿里巴巴-W、中芯國際、騰訊控股、網易-S、美團-W、比亞迪股份、小米集團-W、快手-W、京東集團-SW、百度集團-SW,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69.87%。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產品風險等級為: 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為準)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不應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