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樂居財經 程孟瑤
國內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企來了。
11月5日,賽力斯將正式掛牌港交所。此次赴港,賽力斯募資凈額將達140.16億港元,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中國車企IPO,也是2025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車企IPO。
超2000億港元的市值規模,“A+H”雙資本平臺的構建,將成為賽力斯未來發展堅實的資本后盾。
賽力斯也有望通過港股上市,進一步優化財務結構,打開海外市場增長空間,構建產品與技術護城河,實現從“中國高端電動車代表”到“全球豪華車新貴”的跨越。
公開信息顯示,賽力斯于今年4月28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10月13日通過聆訊,10月27日啟動國際配售和香港公開發售,11月3日確定最終發行價。
正式發行前夕,賽力斯已斬獲多元資本背書。其49%股份已被包括重慶產業母基金、林園基金、廣發基金、施羅德、中郵理財、星宇香港等機構在內的22家基石投資者認購,其中不乏央企、國資、金融機構、重大投資機構、股民等,這些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領域投資者的參與,傳遞出市場對賽力斯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以及對其長期價值的看好。
根據此前披露的融資計劃,此次募集資金中,70%將用于研發投入,20%用于多元化新營銷渠道及海外市場拓展,10%作為營運資金。
錨定高端智能電動汽車主航道
營收增長超300%
起步于1986年的賽力斯原本是典型的傳統汽配制造商,2003年,通過與東風汽車集團合資設立東風小康,進入整車制造領域;2016年,賽力斯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領域,實現了從零部件到整車制造、從傳統燃油車到智能電動車的跨越。此后,賽力斯不斷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上加大投入,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站穩腳跟。
2021年春天,在絕大多數企業都對與華為合作持觀望態度時,賽力斯敏銳捕捉到合作的契機,探尋出一條傳統制造企業與科技公司深度融合的轉型路徑,駛入高端智能電動汽車主航道。
聯合設計、聯合營銷、聯合服務,在這種汽車產業與ICT產業跨界合作的模式下,“問界”應聲落地,賽力斯迎來快速增長。
2024年上半年,賽力斯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全年營收1451.76億元,同比增長305.04%,創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59.46億元,同比增長342.72%;新能源汽車業務毛利率提升至26.21%,成為全球第四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開辟新增長路徑
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身處高成長賽道,賽力斯用亮眼的財務數據勾勒出清晰的價值藍圖。同花順數據顯示,2021年初,賽力斯股價低點為11.63元/股,2025年9月末沖高至174.66元/股,漲幅超1200%。
今年上半年,賽力斯延續高質量發展態勢,實現營業收入624.0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81.03%,為29.41億元;同期28.9%的毛利率,在國產新能源品牌中位列第一。
今年1-10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35.6萬輛,單10月賣出51456輛,同比增長42.89%,相當于平均每天賣出約1715輛,增長勢頭穩健。截至今年9月,問界系列累計交付量已突破80萬輛,其中問界M8、M9分別是40萬元級和50萬元級市場銷量冠軍。
在國內,通過與華為等頭部企業的跨界融合,賽力斯于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站穩腳跟,這種跨行業合作開辟新增長路徑的模式,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資本市場跨界的成功范本。在海外市場,賽力斯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和服務網點,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助力全球化發展的全面升級。
國際化推動估值體系重構
聯手字節夯實全球化根基
本次赴港,賽力斯將以國際化推動估值體系重構,奠定企業投資價值新錨點,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優質標的,為產業創新與資本賦能提供可復制的經驗。
資金安排上,賽力斯擬將所募資金的20%用于多元化新營銷渠道投入、海外銷售及充電網絡服務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
賽力斯計劃2026年前在歐洲、中東等地設立100家體驗中心,并與華為共建超充網絡,目標覆蓋主要國際市場80%的高速公路。未來隨著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賽力斯股價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有消息顯示,賽力斯已經與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達成合作,雙方將聚焦汽車產業生態數智化升級需求,打造“技術+場景”融合新模式,為汽車產業全面賦能,這一動作被認為是賽力斯在出海做技術儲備,進一步夯實其全球化發展的根基。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