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2025年11月15日晚,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福建廈門落幕。本屆金雞獎參評影片212部,覆蓋主旋律、文藝片、商業巨制等多元類型。頒獎典禮上,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獎等20個獎項依次頒出。
多部獲獎影片憑借優質內容實現口碑與票房雙豐收。《小小的我》讓易烊千璽成為金雞獎史上最年輕“影帝”,截至目前票房7.65億元,出品方之一橫店影視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1084.8%。
《好東西》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項重要獎項,累計票房7.21億元。出品方上海電影今年業績亮眼,第三季度營業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01.6%;歸母凈利潤8566.6萬元,同比增長123.51%;扣非凈利潤7986.9萬元,同比增長10679.37%。此外,上海電影出品的暑期熱門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截至目前票房超17億元。
最佳導演獎作品《唐探1900》票房36.12億元,萬達影業、中國電影等出品方受益。萬達電影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超3倍;中國電影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463.17%。
最佳美術片《哪吒之魔童鬧海》是動畫電影“爆款”,累計票房159.49億元,推動出品方光線傳媒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增幅達993.71%。
多家影視公司業績增長,除參投電影獲高票房外,還與經營模式轉變有關,越來越多公司構建起“內容創作+技術賦能+多元變現”的全產業鏈盈利生態。
在IP開發方面,萬達影業深耕“唐探宇宙”,《唐探1900》實現懸疑喜劇與年代敘事創新融合;上海電影對《浪浪山小妖怪》深度開發,與40余家企業合作推出800余個衍生SKU,并延伸至文旅領域。
在場景創新方面,萬達電影推進“超級娛樂空間”戰略,通過“1+2+5”戰略版圖升級探索多元增長空間;橫店影視在自營飲品“橫店味道”、IP衍生品集合店“玩具夢工廠”等業務發力,實現“影院流量”向“消費流量”轉化。
技術創新成為核心競爭力。博納影業自研AI與影視融合的智能生產模式,用于短劇制作、IP電影開發、AI影視垂直應用及電影前后期技術解決方案。中國電影的中影云票務平臺覆蓋全國87.66%可統計票房影院,1863.4萬注冊用戶為發行業務提供支撐。
中航證券研報顯示,短期來看,賀歲檔上映與AI制作應用落地是電影板塊催化因素;中長期而言,AI賦能將重塑行業生態,推動內容生產與商業模式升級。當前,AI工具在影視行業應用已出現,尤其在動漫創作領域。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