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泉果基金對上市公司渝農商行進行了調研。
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資產規模為163.96億元,管理基金數6個,旗下基金經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現最佳的基金產品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一年收益錄得31.73%。
截至2025年7月25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報前6非貨幣基金業績表現如下所示:
| 基金代碼 | 基金簡稱 | 近一年收益 | 成立時間 | 基金經理 |
| 016709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31.73 | 2022年10月18日 | 趙詣 |
| 016710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31.21 | 2022年10月18日 | 趙詣 |
| 018329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27.02 | 2023年6月2日 | 剛登峰 |
| 018330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26.54 | 2023年6月2日 | 剛登峰 |
| 019624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18.58 | 2023年12月5日 | 錢思佳 |
| 019625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18.10 | 2023年12月5日 | 錢思佳 |
附調研內容:
泉果基金Q1.貴行“大零售”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獨特優勢是什么?
一是依托龐大的服務網絡構建“零距離”金融服務體系。作為重慶本土最大的地方性銀行,本行網點數量多且覆蓋廣泛,實現各區縣分支機構全覆蓋,將金融服務觸角延伸至每一個角落,讓市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便捷、專業的金融服務。二是深耕細作縣域、農村金融沃土。本行始終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將縣域視為開展支農支小金融服務的主陣地,運用“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的龐大網絡,充分發揮本行人員扎根基層、網點貼近居民的獨特優勢,精準對接普惠客群需求,實現對關鍵群體、特色產業鏈等全覆蓋式的服務。三是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優化產品體系、提升客戶體驗、創新服務模式等,通過數字化流程改造與專業化服務團隊建設,為客戶提供綜合化、多元化、個性化服務,憑借貼心、暖心的服務體驗贏得客戶的信賴與認可。
泉果基金Q2.如何加強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管控?是否計劃調整信貸政策或加大撥備計提?
截至 2024 年末,本行房地產行業不良率為 0,總體風險可控。
對于重點領域風險管控,本行一是持續優化信貸結構,積極落實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實推進地方重點項目支持力度,不斷優化信貸結構,提升優質客戶占比。另一方面,本行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進一步豐富數據維度,加大內、外部數據整合,通過開展產業鏈金融、場景金融,進一步運用場景、產業鏈數據,形成對貸前調查、授信審批和貸后預警的數字化支撐。同時結合自身特色,發揮點多、面廣、情況熟的優勢,做實做細網格化管理,以數字化+網格化為基礎,推動信貸業務線上線下結合,不斷夯實資產質量。同時,嚴格按照會計準則、《商業銀行預期信用損失法實施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充分計提貸款減值準備,未來還將繼續按要求開展減值計提工作,保持合理的風險抵補能力。
泉果基金Q3.2024 年貴行非息收入成為營收增長的核心支撐,請問如何平衡非息收入與利息收入的穩定性?
2024 年我行投資收益同比增長較快,主要是本集團加強市場研判,優化交易策略,豐富投資品種,把握交易機會,增厚金融資產增提收益水平。在當前市場波動加劇、息差持續收窄的背景下,我行將多措并舉,合理平衡非息收入與利息收入的穩定性。一是推動非息收入多元化。一方面持續健全中間業務產品管理架構,零售金融方面通過場景打造實現客戶精準畫像,有效識別客戶財富管理、數字化經營管理需求,拓展財富管理等相對穩定的非息收入;公司金融方面聚焦產業鏈開展綜合服務,穩步推進司庫管理、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等與企業與日常運營密切相關的中間業務,增加中收盈利點。另一方面繼續把握市場機遇,擴大投資交易標的、范圍、頻率、比例等,擴展投資交易空間,提高交易性金融資產貢獻。
二是精細化管理凈息差。從資產端,圍繞“五篇大文章”做實金融服務,不斷提升信貸資產占比,同時強化市場利率前瞻性研判,靈活配置金融投資規模及方向,提升資產投資效率。從負債端,持續保持存款規模增長優勢,進一步優化負債及存款期限結構,同時繼續實施“掛牌+產品”差異化定價策略,合理控制集團負債及存款付息水平。重點關注關稅政策博弈、經濟基本面數據及后續增量貨幣和財政政策
來源:有連云
相關標簽:
基金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