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5年8月27日 09:48,上證科創板100指數(000698)上漲0.97%,成分股樂鑫科技(688018)上漲13.07%,云天勵飛(688343)上漲7.19%,博眾精工(688097)上漲4.24%,威邁斯(688612)上漲3.72%,睿創微納(688002)上漲3.36%。科創100指數ETF(588030)上漲0.86%,最新價報1.29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創100指數ETF近1周累計上漲5.95%。
流動性方面,科創100指數ETF盤中換手0.79%,成交5763.83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8月26日,科創100指數ETF近1年日均成交4.18億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事件/資訊】
8月26日盤后,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將AI提升至國家戰略核心層面。
【機構解讀】
從產業發展來看,該“行動意見”著重強調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業態,推進工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加速農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創新服務業發展新模式。一系列舉措將帶動整個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的蓬勃發展,從基礎的算力、算法,到各類應用場景的落地,都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給科技創新領域注入一劑強心劑。
【相關ETF】
科創100指數ETF(588030)及場外聯接(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A:019857;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C:019858;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E:023990)。
1、科創100指數精選了科創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只證券作為樣本 ,具有鮮明的小盤科技成長風格,行業分布相對分散,涵蓋半導體、醫藥生物、軟件開發等新興科創產業。這些產業與“人工智能+”行動緊密相關,無論是算力支持的半導體產業,還是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拓展,都能在科創100指數的成分股中找到身影。
2、隨著“人工智能+”行動的深入推進,相關企業有望迎來更多政策紅利和市場機遇,進而推動業績增長。科創100指數成分股多為中小市值企業,在市場流動性充沛以及行業利好的環境下,其漲幅往往會展現出更大的彈性。所以,在“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動科技創新賽道發展的當下,科創100指數憑借其與人工智能產業的高契合度,以及自身的高成長性和彈性,配置價值愈發凸顯,或將成為投資者布局科技創新領域、把握未來發展機遇的重要選擇。
規模方面,科創100指數ETF近2周規模增長4.41億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3/12。
數據顯示,杠桿資金持續布局中。科創100指數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2707.56萬元,最新融資余額達1.76億元。
截至8月26日,科創100指數ETF近6月凈值上漲20.82%,指數股票型基金排名643/3559,居于前18.07%。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創100指數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27.67%,最長連漲月數為3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37.87%,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8.48%,歷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為65.38%。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創100指數ETF近6個月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0.29%。
截至2025年8月22日,科創100指數ETF近1年夏普比率為1.77。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創100指數ETF今年以來相對基準回撤0.22%。回撤后修復天數為108天。
費率方面,科創100指數ETF管理費率為0.15%,托管費率為0.05%,費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蹤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創100指數ETF今年以來跟蹤誤差為0.020%,在可比基金中跟蹤精度較高。
科創100指數ETF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100指數,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選取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只證券作為樣本。上證科創板100指數與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共同構成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反映科創板市場不同市值規模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證科創板100指數(000698)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博瑞醫藥(688166)、百濟神州(688235)、華虹公司(688347)、睿創微納(688002)、翱捷科技(688220)、澤璟制藥(688266)、東芯股份(688110)、中科飛測(688361)、芯源微(688037)、安集科技(688019),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23.52%。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產品:
科創100指數ETF(588030),場外聯接(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A:019857;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C:019858;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E:023990)。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不應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
來源:有連云
相關標簽: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