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一弟
今年,防水一哥在二級市場的表現,算得上很爭氣。
趕上了A股的一波小牛市,帶動它的股價上漲了16%。
目前,東方雨虹的市值,已經重回300億以上。
它在今年的股價漲幅,集中在最近兩個月內,大幅上漲了四分之一。
只看上半年股價表現的話,其實還下跌了11%。
市值行情的修復,讓東方雨虹的老板——李衛國,抓住了減持套現的窗口期。
在股價大幅上漲的過去兩個月,他在二級市場拋售了上市公司2%的股票,套現了5個小目標。
一波小牛市的上漲周期里,幾乎在股價拉高到最高位時出貨。
李老板的減持時機,眼光十分毒辣,卡點可謂極其精準。
雖是大股東,但李衛國對東方雨虹的持股比例并不高——
這次減持之前,他持有上市公司大概22%的股份;減持以后,他的持股比例下降至20%出頭。
總市值超過300億的防水建材龍頭,李衛國以其持有的區區20%的股票,掌握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三個月前,李老板已經預告了減持計劃,從二級市場套現得來的資金,他將用于償還個人名下的債務。
若非債務纏身,手頭捉襟見肘,對東方雨虹持股比例僅有22%的李衛國,也不至于靠拋售股票來換錢。
減持之前,李衛國名下持有上市公司將近八成的股票,都質押給了金融機構,用于換取融資。
彼時,他在一年內需要到期償還的質押融資規模,超過15億。
背負巨額債務的李老板,只能又在東方雨虹身上動起了心思,變著花樣的從上市公司兜里掏錢——
質押融資、減持套現、分紅派息、資金占用。
李衛國靠上市公司搞錢的手段,一輪接著一輪,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就這樣,他以很小的持股比例,牢牢控制著一個厚實的錢袋子、一臺龐大的提款機。
這次,李衛國在二級市場拋售東方雨虹將近2%的股票,套現逾5億。
李老板的血槽里面,又狠狠地回了一格滿血。
這幾年,房地產處在下行周期,拖累了防水建材行業。
作為行業龍頭老大,東方雨虹的財務業績,正在承受著巨大壓力——
今年上半年,它的營業收入大約136億,下滑了11%;
凈利潤5.6億,大幅減少了四成以上。
盡管收入與利潤都在下降,但東方雨虹在分紅派息上,卻十分慷慨——
上半年,它決定每股派發0.925塊錢現金紅利,總派息規模超過22億。
李老板持有上市公司5.3億股,按此計算,他將從上市公司拿走將近5億股息。
2024年,東方雨虹的凈利潤只剩下一個小目標,大幅減少了95%以上。
可它卻打算派發逾44億現金紅利,相當于每股派息1.85塊錢。
當時,東方雨虹在二級市場的股價,每股大概10塊錢左右。
這是非常可觀的分紅派息,把上市公司的股息率,拉到了很高的水平。
按照李衛國的持股數量計算,他將從上市公司拿到將近10億現金。
垮塌的利潤,東方雨虹的破產式分紅,在資本市場上掀起了聲討與質疑。
迫于壓力,上市公司把分紅派息砍掉了一半,從44億減少到了22億。
當時砍掉的一半分紅,還是在今年上半年分配掉了。
在眾目睽睽的資本市場注視下,東方雨虹的分紅派息,玩了一出朝三暮四的把戲。
雖是行業帶頭大哥,東方雨虹也算不上什么現金奶牛——
到上半年,連同銀行理財在內,它手上的現金資源,還不到56億。
盡管上半年營收規模將近136億,但相當一部分收入,并沒有變成現金回款,而是趴在財務報表上的應收賬款。
目前,它名下的應收賬款規模,逼近122億,并對其計提了將近28億壞賬。
過去幾年里,東方雨虹一直靠舉債經營——
到上半年,它背負的有息債務,超過了83億。
其中,將在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就有71億左右。
也就是說,它手上的現金資源,甚至連短期債務都覆蓋不了。
業績下滑,盈利吃癟,舉債經營,手頭上捉襟見肘,卻要接二連三地大手筆分紅。
李老板心里打得啪啪作響的算盤,人人都能聽到。
今年的這一輪股票拋售,并不是李衛國的首次減持套現。
去年,他已經進行過一次大幅減持——
當時,他在二級市場拋售了上市公司1.6%的股份,套現6.5億現金。
據說,他減持得來的資金,是為了給血虧的2021年員工持股計劃兜底補償。
按理來說,這會兒員工們的錢,應該都從老板那里拿回來了,口袋里塞得滿滿當當的了。
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光是兩次分紅派息、兩次減持套現,李老板已經靠上市公司拿到了將近22億現金。
今年八月份,東方雨虹收到了一份來自北京證監局的警示函——
從2023年到2024年,上市公司通過銷售人員借款、財務人員轉賬等形式,向李老板輸送了大約7000萬資金。
這構成了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但卻沒有作任何信息披露。
質押融資、減持套現、分紅派息、資金占用,從上市公司搞錢的套路,五花八門。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李老板是全都要。
人的天性,大抵如此——
只要有一次伸手搞到了錢,后面就會有無數次伸手。
在二級市場上,東方雨虹的市值已經反彈回漲到了300億以上。
李衛國還持有上市公司大約20%的股票,對應著60多億的身家。
每次五六億的減持套現,還能繼續翻來倒去地折騰十幾回。
只要股價蹭蹭往上漲,靠上市公司變現的花樣和手段,只會越來越多。
這是一個掏不空的錢袋子,一臺取之不盡的提款機。
本文來源:拾遺地
來源:拾遺地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