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港股市場喜憂參半,傳統紅利板塊飄紅。
業內分析,防御性配置需求上升及政策端多重利好(如健康險創新和非車險'報行合一'規范)或是主因。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Q25保險資金運用余額(股票+證券)增速已至42.1%,近4季度增速明顯提速。險資作為中長期資金的典型代表,一直以來,青睞紅利類資產。股息率高、分紅穩定,紅利龍頭仍為優選方向。
中信證券研報稱,復盤歷史,2025Q4或成為紅利股底部布局、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時點之一,目前基本面悲觀預期或已充分反映。2025年以來10年期國債利率維持1.6%~1.9%,典型公路標的樣本2025E A/H股息率已達5%/6.5%,提前布局或為利差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跟蹤的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是在港股通范圍內,從在港上市的中央企業中,挑選高股息標的,由此打包成一籃子股票。截至10月13日數據,其第一大重倉行業是銀行,權重20.42%,第二大重倉行業是交運,權重15.55%,第三大重倉行業是非銀金融,權重12.03%。前三大重倉行業均是低估方向。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931233)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中遠海控(01919)、中國有色礦業(01258)、中國外運(00598)、東方海外國際(00316)、中信銀行(00998)、中國石油股份(00857)、中國神華(01088)、中國人民保險集團(01339)、中國海洋石油(00883)、農業銀行(01288),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30.9%。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