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的浪潮下,物業行業作為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在新形勢下提升物業服務品質,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了行業共同思考的課題。合景悠活集團深耕物業服務領域多年,始終以黨建紅為底色,提升服務成色,將黨建工作與物業服務深度融合,為基層社區管治提供了實踐案例和路徑。
構建 “向日葵社區” 集團工作體系,筑牢物業發展“紅色根基”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基層黨建與物業行業的協同發展,從頂層設計為物業行業指明方向。2022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若干措施(試行)》,明確提出“強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推動物業企業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各地也紛紛出臺配套政策,從組織建設、服務優化、機制創新等維度發力,推動“紅色物業”成為共建共享美好家園的重要力量。黨建引領已成為物業行業從“基礎服務”向“品質服務”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合景悠活積極響應號召,2021年11月26日從集團層面正式啟動“向日葵社區”1234黨建工作體系,創建一個“黨民聯動平臺”、打造“黨員先鋒隊、志愿者服務隊”兩支隊伍、堅持“便民服務、義務勞動、社區活動”三大活動形式、圍繞“平安、幸福、和諧、共享”四個目標展開工作。

截至目前,合景悠活共有53個黨支部,黨員及退伍軍人規模超千人,將黨建連接社區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建立黨民聯動平臺,推動物企、業主及政府等多元主體溝通平臺的形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紅色陣地扎根項目基層,激活社區治理“神經末梢”
紅色陣地是黨建工作的“物理載體”,更是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戰斗堡壘”。合景悠活始終堅持“紅色陣地建在社區、服務落在實處”,不斷探索紅色陣地與社區治理、物業服務的深度融合,讓紅色基因在基層生根發芽,讓黨員力量在基層管治中彰顯擔當。
2011年12月,在舟山區委兩新工委的支持下,合景悠活服務的舟山香榭花園小區,誕生了全國第一個物業小區黨支部。這一“敢為人先”的實踐,不僅填補了物業行業基層黨建的空白,更構建了“黨組織引領、物業落實、業主參與”的社區治理新模式,為紅色陣地植根社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香榭花園項目黨支部成立后,迅速聯動物業、業主、街道辦打造“三位一體”溝通平臺,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在社區管理、鄰里關懷等多方面推出了多樣化的創新措施。
●一攬子共治制度:2012年起,合景悠活與香榭花園黨支部共同探索“酬金制”管理模式,同步建立“黨建+物業雙月工作例會”制度。每兩個月,黨支部牽頭組織物業、業主代表、街道辦工作人員召開會議,逐一梳理小區事務;“酬金制”實施過程中,物業費收支明細實時公開,徹底化解“物業費使用不透明”的業主疑慮。
●一支黨員志愿隊:在黨建引領下,香榭花園組建起14支黨員志愿服務團隊,成員涵蓋業主黨員、物業黨員骨干,按照“居民需求定方向、黨員特長定分工”構建“分類服務、精準響應”網絡,讓紅色陣地成為連接黨群、服務民生的橋梁。
●一個鄰里慰問金:香榭花園黨支部在全國首創“業主互助慰問金”制度,設立3萬元專項鄰里慰問金,實現常態化幫扶。對小區困難業主、重病家庭,按實際需求提供臨時資金救助;對業主子女考上軍?;蛄x務服兵役的家庭,給予專項現金補助,成為紅色陣地暖民心的重要載體。
經過十余年的建設,香榭花園紅色陣地的“輻射效應”持續顯現,先后榮獲當地“五星級品質小區”“最美小區”等稱號。2017年,香榭花園被普陀區委黨校選為現場教學示范基地,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培訓班學員,成為全國知名的黨建引領小區自治工作的先進經驗教學示范基地。
黨建業務同頻共振,紅色動能提升項目服務品質
黨建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是提升服務品質、滿足業主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合景悠活始終堅持“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將黨建引領融入客戶服務、設施維護、社區治理等物業服務全流程,以紅色動能推動服務升級,打造多個標桿項目案例。
案例一:廣州東方新世界——黨建引領巧解民生難題,創新基層治理范式
2023年4月,廣州東方新世界成為天園街東方社區黨委“一辦三會”共建共治機制的重點落地項目。“一辦三會”(即社區治理辦公室,黨建聯席會、居民議事會、事務監督會)是社區黨委整合資源、破解治理難題的創新舉措,旨在通過“黨務共建、事務共商、服務共管”,推動物業、業主、政府三方力量協同發力。

東方社區黨委與東方新世界項目共同簽署共建協議
機制落地后,社區黨委每月牽頭召開例會,針對小區“疑難雜癥”集中攻堅。高空拋物、電動自行車管理曾是業主最關注的兩大難題:2023年4月,“心系民生——共建共治解高空拋物難題”項目啟動,在“一辦三會”的資源協調下,投入資金安裝27個高清攝像頭,實現小區公共區域全覆蓋;2024年3月,南、北、西三個電動車停車廣場正式啟用,可容納440輛電動車停放,每個車位配備充電樁,棚頂安裝煙霧報警器,每排雨棚配備手提式滅火器,徹底解決“電動車充電難、停放亂”問題。截至現時,“一辦三會”機制已解決小區大小問題80余個。


案例二:長沙景秀江山——“半月談”共治會議,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2018年合景悠活接手長沙景秀江山家園后,迅速聯動社區黨委、業主委員會構建“三駕馬車”協同模式,組建含62名黨員群眾的志愿服務隊,以“半月談”共治會議為核心載體破解治理難題。
“半月談”堅持每半月收集小區管理訴求,將業主“定單服務”升級為社區、物業、業委會多方參與的“點單服務”:先匯總業主意見形成問題清單,再通過會議共商方案、明確整改責任,如長沙地鐵6號線施工期間,物業響應業主出行訴求,聯合多方敲定北門新出口方案,快速完成門禁安裝與門崗設置,便利業主日常通行。
7年來,三方依托該機制投入近200萬元,解決高空拋物監控安裝、景觀水系修復、外墻滲水維修、老幼設施更新等遺留問題,小區環境顯著改善,物業服務滿意度從合景悠活接管前的20%提高到現在的95%。2022年,長沙景秀江山成功入選住建部、中央文明辦“加強物業管理共建美好家園”典型案例,成為黨建引領多方共治的標桿。
案例三:佛山合景領峰園——黨群服務中心落地項目 提供多樣化便民服務
2025年7月2日,吉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落地佛山合景領峰園項目,融合辦事大廳、黨員會議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多功能于一體,將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效能。

吉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啟用
新啟用的黨群服務中心,為居民們提供政策咨詢、民生代辦、親子活動、長者關懷、矛盾調解等便民服務。一站式的高效服務,拉近了黨群之間的距離,也提升了社區治理的溫度與效率。作為物業共建單位,合景領峰園與吉利社區攜手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深入踐行“紅色引擎+社區治理”的工作路徑。通過“看得見的空間、感受得到的服務、參與得進的治理”,讓紅色基因深度融入社區日常管理與生活點滴,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歸屬感。此外,合景領峰園攜手吉利社區,共建打造了面向戶外勞動者的“領驛暖峰站”,為華夏陶瓷博覽城片區的外賣員、快遞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群體提供了一個“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溫情驛站。
黨群服務中心和溫情驛站的落成,是項目層面對紅色服務的有力實踐,是物業服務在黨建引領下推進服務便民、服務利民的實在體現。
錨定黨建業務融合方向,擦亮物業服務紅色底色
物業行業是服務民生的“最后一公里”,黨建引領則是打通這“一公里”的“金鑰匙”。合景悠活集團總經理胡楠提出,未來合景悠活將從三方面持續發力,擦亮物業服務的紅色底色:
推進 “向日葵社區” 黨建體系持續落地,推動黨建工作 “提質擴面”。優化 “黨民聯動平臺”,搭建多樣化的基層共治機制與平臺,持續壯大黨員先鋒隊、紅色志愿者隊伍。
二、深化 “黨建+數智” 融合,以科技賦能服務升級,開發線上議事模塊,讓業主足不出戶即可參與社區治理,進一步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三、加強行業協同,推動黨建經驗復制推廣。持續深化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合作,為行業輸出更多可復制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標桿案例,
合景悠活將繼續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更高標準推動黨建與物業服務深度融合,用 “紅色物業” 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