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預計11月15日至17日,受寒潮影響,我國北方及中東部地區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先后出現大幅度降溫。18日前后,最低溫度0攝氏度線將南壓到蘇皖南部至湖北北部一帶,這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首場大范圍寒潮天氣。
11月15日,中國石油長慶油田作為國內最大天然氣生產基地,天然氣產量提升至1.35億立方米,較月初增加300萬立方米以上。此前,我國最大儲氣庫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向管網輸送超過500萬立方米天然氣。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采暖季天然氣供應總量和尖峰用氣總體有保障,天然氣供需總體平穩。國產氣將實現連續9年穩定增產超百億立方米,陸上進口管道氣穩定增長,“全國一張網”靈活調節和尖峰保供能力進一步增強,地下儲氣庫超額完成年度注氣任務,滿庫入冬。
中國石化已全面啟動今冬地熱供暖服務,可為超過120萬戶居民提供清潔供暖。本供暖季,中國石化地熱供暖能力達1.26億平方米,一年可減排二氧化碳近620萬噸。
10月以來,全國煤炭日均調度產量持續處于1200萬噸以上,統調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約35天。國家能源局將持續跟蹤煤炭生產、進口、需求等重點指標變化趨勢,保障電煤需求。
2022年至2025年我國雨帶和覆冰逐年北抬,華北、東北等地冬季出現大面積輸電線路覆冰災害可能性增大。11月15日北京進入正式供暖階段,此采暖季電網最大負荷預計達2900萬千瓦,較冬季歷史最大負荷增長超8%,其中采暖負荷占比約為46.55%。電力部門制定電網運行方式調整措施,關注新增“煤改電”負荷情況,在易覆冰區段優化布設觀冰站、拉力傳感監測等,實現66條易覆冰線路監測全覆蓋。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強化電煤產運儲需銜接協調,保障電煤供應價穩、質優、量足。指導督促有關地方和電力企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應對日內應急突發情況和極端寒潮、雨雪冰凍災害,及時搶修復電。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