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11月20日,中通快遞(ZTO.N,2057.HK)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三季度營收118.65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1.6%,因包裹量增長9.8%及包裹單價增長1.7%所致。
盈利水平方面,第三季度凈利潤25.39億元,同比增長6.7%;歸母凈利潤25.24億元,同比增長5.3%;調整后凈利潤25.06億元,同比增長5%。毛利率為24.9%,去年同期為31.2%,同比下降6.3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中通營收345.88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0.3%;歸母凈利潤64.55億元,同比增長0.33%。
在電話會上,中通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指出,三季度政府提倡反內卷和基礎民生保障,引導有序競爭,遏制不合理低價行為,快遞業整體價格水平企穩回升。
中通首席財務官顏惠萍介紹,中通核心快遞單票收入提升0.02元。其中增量補貼增加0.14元、單票重量下降影響0.02元,KA客戶單價提升0.18元抵消前述影響。單票分揀與運輸成本合計下降0.05元,得益于運輸成本效益提升。管理費用結構穩定,占收入比重為5.3%;經營性現金流增長3.2%,達32億元;本季度資本支出12億元。
賴梅松在電話會表示,中通預期明年全鏈路成本仍有下降空間,公司會加強數字化、智能化能力建設,合理分配收轉運派各段成本優化,有信心在成本方面保持行業領先。
顏惠萍指出,基于對第四季度行業趨勢預判,中通將全年業務量指引下調至382億至387億件區間,對應同比增速為12.3%至13.8%。
賴梅松稱,進入四季度,行業整體業務量增長放緩,盡管宏觀經濟復蘇存在不確定性和短期挑戰,快遞和物流行業長期發展前景廣闊。宏觀經濟下低價包裹占比提升,給中通帶來新課題。面對生意結構性變化,中通將在合理盈利區間拓展業務規模。加盟合作伙伴通過末端能力建設與模式創新,開拓多元化收入來源,優化經營效益。
賴梅松指出,中通三季度散件業務量同比增速接近50%,非電商件量保持高速增長,為利潤帶來積極貢獻。快遞只是物流一部分,中國物流市場更大。中通除快遞業務外,生態圈還有快運、冷鏈倉以及兔喜,未來競爭是綜合物流的全方位競爭,中通要服務電商、制造業、現代農業和商業,這是公司第二條發展曲線。
談及反內卷政策推進,賴梅松表示,8月起快遞行業推行的反內卷政策已在全國部分地區落實,推動價格理性回歸,預計趨勢持續,市場價格將維持在成本線以上,競爭趨于良性。隨著反內卷推進、價格回升,輕小件、低客單價件占比減少,中通會根據各地產能配置資源,如在中西部地區調整公斤段。
針對監管通報,賴梅松回應,預計監管機構將鼓勵優質發展,規范市場行為。一方面鼓勵企業通過技術、管理和服務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關注可能損害用戶權益、影響末端穩定的行為并適時介入。中通作為頭部企業,理解并響應監管導向,承擔示范引領責任。
賴梅松指出,中通已將合規經營提升到戰略高度。監管部門約談是對中通管理精細度的提醒和壓力測試,公司重視反饋,轉化為內部優化升級趨勢,全面審視并強化服務質量、末端穩定及合作伙伴支持等方面的體系建設。
10月28日,國家郵政局約談中通快遞,指出其經營行為不規范,存在服務質量不高、快遞員合法權益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要求其落實服務網絡管理主體責任,改進服務質量,強化合規經營體系建設,保障快遞員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當天,中通回應會按要求全面排查、整改、落實,提升服務質量、合規經營及網點和員工權益保障。
截至11月20日收盤,中通快遞港股(2057.HK)報149.3港元/股,漲1.22%,今年年初至今漲2.27%。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