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2025年11月20日下午,第十五屆高工鋰電年會閉幕式專場上,鋰電龍頭企業董事長接力演講。現場觀眾眾多,過道也站滿了人,大家希望了解龍頭企業對形勢的研判。
企業家們認可鋰電行業復蘇與市場需求的長期確定性。龍蟠科技董事長石俊峰表示“行業形勢好了”;遠景能源中國區總裁趙衛軍稱“鋰電行業的需求、方法論、全球化都是確定的”。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天賜材料董事長徐金富等指出行業存在“內卷”問題。加強顛覆式創新、形成更健康的行業生態、繼續走向全球化,是中國鋰電行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趙衛軍認為,鋰電行業的需求、方法論、國際化及方法確定,需苦練內功。未來十年,鋰電產業有周期性機遇,源于新能源消納、人工智能數據中心(AIDC)驅動和電力系統安全需求。新能源消納方面,到2035年中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2020年6倍以上,力爭36億千瓦,需儲能支撐;AIDC方面,美國短周期內需提升25%發電量,需配儲;電力系統安全方面,歐洲能源獨立需新能源加儲能支撐。趙衛軍預測,風光發電將進入0.1元/度時代,2030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超1.4TWh。
容百科技董事長兼總裁白厚善關注到儲能大爆發,原因有三:電池技術進步,磷酸鐵鋰發展使成本下降;光伏發展使發電成本有優勢;AI技術賦能,讓智慧電網成為可能,為儲能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曾毓群重申“新能源產業邁入全域增量時代”判斷。過去鋰電多屬交通行業,如今“能源消費電氣化,電力供應清潔化”帶來電池全面需求。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50%,電動商用車增長,電動飛機、電動船舶發展,新興產業創造新需求。新能源比例增加,帶來儲能強勁需求,電化學儲能是8小時以下產品中經濟可靠選擇。
企業家提到行業“內卷”問題。徐金富強調“價值回歸”,希望聚焦高層次競爭。曾毓群指出,中國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競爭激烈,部分企業降價、承諾增加壽命。他認為,中國鋰電產業要推進高質量發展,需建立行業自律,堅持長期主義,加強創新。
中國鋰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實現全球化、獲全球認同是行業必答題。石俊峰表示,龍蟠科技入局晚,要做到行業前列,需全球化和垂直一體化。該公司自2020年布局全球化,構建“鋰礦—冶煉—正極—回收”產業鏈,現有40萬噸產能,其中28萬噸國內、12萬噸海外。公司提出“非常7+1”戰略,包括7道“護城河”和1個底層支撐ESG,在印尼組建研發中心。龍蟠科技印尼鋰源二期9萬噸產能明年2月投產,三期工廠在規劃中,未來考慮在歐洲等地建正極材料工廠。
趙衛軍認為全球化是確定性需求,遠景能源在全球化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人的問題,本質是文化認同。曾毓群表示,鋰電行業重要,面臨挑戰,出路是堅持長期主義,推動高質量發展。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