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熱景生物是科創板首家IVD(體外診斷)上市企業,正沿著國家生物制造戰略指引,從體外診斷向生物醫藥進階。
生物制造被列為國家未來十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是其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之一,成為產業升級關鍵戰場。熱景生物董事長林長青認為,公司從體外診斷向生物醫藥拓展,是生物技術應用的自然延伸,體外診斷與抗體藥核心技術都是單克隆抗體,本質是“同一棵樹上的不同果實”。
過去幾年,熱景生物在基礎科研上持續投入,在《Nature》子刊等頂級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構建了研發體系。同時,科創板和港股18A通道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打開融資大門,國內科研人才與產業基礎日趨成熟,為熱景生物戰略升級提供了條件。
創新藥賽道有“三個10”定律,投入門檻和挑戰嚴峻。熱景生物堅持長期主義,聚焦First - in - class領域,以全球首創為目標。
熱景生物展廳有科研路線圖,勾勒出創新脈絡。公司聚焦“唯一性、第一性”,2019年科創板上市時,上轉發光方法學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在體外診斷領域,熱景生物深耕肝癌早篩賽道,研發的肝癌三聯檢、糖鏈外泌體檢測等技術處于國際前沿,相關三類產品用于高危人群篩查,被納入專家共識。公司戰略投資公司翱銳生物的肝癌DNA甲基化產品獲國家三類證書,是全國首個多組學肝癌高危人群早篩DNA檢測產品,構建了全周期早期監測體系。
進入生物創新藥領域后,熱景生物仍堅持“唯一性、第一性”原則,聚焦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參股公司舜景醫藥研發的全球首款心肌梗死抗體藥杜吉普單抗,已完成一期臨床并準備啟動二期,是全球首個聚焦心肌保護的抗體藥臨床研究。公司將心腦血管疾病列為抗體藥研發第一方陣,同時布局小核酸藥領域。
熱景生物2019年啟動海外布局,累計獲得境外資質認證600余項,在泰國設立辦事處、在印度成立子公司,產品進入東南亞、南亞、中東、拉美等地。
出海關鍵在于國際認證、產品質優價廉和精準把握當地市場需求。熱景生物積累了技術實力和認證儲備,將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
熱景生物董事長林長青2005年29歲時在北京豐臺科技園一間小實驗室起步創業。
熱景生物研發投入情況如下:2023年研發投入13144.74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24.29%;2024年研發投入11331.12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22.18%;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4782.55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23.45%。隨著熱景生物創新藥管線推進和海外布局深化,正試圖在全球生物醫藥版圖上刻下中國坐標。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