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京的「好房子」,還在半推半就,披著一層神秘面紗。
這層神密面紗到底是啥?背后又有開發商哪些不便明說的背后秘密?我們今天就來揭密真相。
先說現狀。到目前為止,架空層和風雨連廊還少有現房實景,北京買房人更關心「好陽臺」,討論依然聚焦在陽臺贈送的原始認知:
陽臺部分一半面積計容,另一半面積贈送。
以交付時,將陽臺封閉成為室內面積為最佳。
這里有兩個問題,想看看大家的選擇。
我們就以順義、大興、昌平等平原多點地區,常見的120㎡、550萬左右房子為基準來說:
真相往往藏在錢里,藏在賬本里,藏在政策文件里。
02
再來問小伙伴一個問題:平時說的封閉陽臺不都是半計贈送,是給購房者的「福利」嗎?
真是這樣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把時針往前倒拔兩周,來看一份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官方文件細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北京市規自委發布了《北京市平原多點地區“好房子”規劃管理相關技術要點(試行)》(以下簡稱《要點》)。
之前的文件是要上馬好房子,是表態擺姿勢。這次是怎么干好房子,明確審批標準及管理尺度。
正式的說法是:之前的導則是指明方向,本次則是具體落實的依據。
但是,其中有一條細則被很多人忽略了,但又極其重要:
確定了陽臺的設置尺度,以及各類陽臺的計容標準。
這可是題眼啊。先來看文件是怎么說的:
大家最為關注的封閉陽臺,是否能夠只算一半面積,是北京樓市近幾個月的爭論焦點。
本次的《要點》,從官方給予了確認:
封閉陽臺,半計面積。
03
但是……
關鍵是后面,《要點》中對于陽臺,有關于地價款的表述。
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容,沒有問題,明確了大家的爭論點。
但收取地價款的表述中,沒有提到「1/2」。
這個「賬」沒對上。
也就是說,如果有封閉陽臺,陽臺面積的1/2,
開發商是要補繳土地款的。
還有一個細節:
全社區都做了封閉陽臺,并且頂《要點》上限的套內10%來計算:
當項目設置封閉陽臺時,開發商需要補繳4%的土地款。
這意味著,土地成本會比拿地時多4%。
成本增加,利潤就會減少。
換句話說,方案剛確定,但房子還沒賣,項目的利潤就先折損了。
04
我們都知道,開發商拿地,都有自己的目標利潤率刻度。這個刻度是由集團高層制定的,地區公司不能隨意調減。
所以在拿地前,地區公司會進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主要目的,就在于確保項目可以達到集團的利潤率要求。
達不到怎么辦?特別是在市場下行環境里。
所以這部分補繳土地款造成的利潤折損,肯定要補回來。
至于怎么補……
05
先別著急發火,讓我們先把賬一點一點算完。
以去年平原地區成交的套均面積117㎡、平均單價4.5萬元/㎡來算:
半個陽臺,是20w。
也就是說,購房款中的40w,是用來買陽臺的。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問題,
當贈送面積開始算錢了,40萬買個陽臺,還值得嗎?
其實,政策出發點也很明確,陽臺不建議封,特別是經過三年疫情后,更多人喜歡上了居家有陽臺。
但是,對于剛需小戶型,封陽臺能增加室內面積,就有了家政間,就特別希望封陽臺。
說到底,還是不同客群的訴求,在陽臺封閉上拐個彎。
但是,陽臺封閉如果加重了剛需買房人負擔,封陽臺依然沒有便宜占。
那么,陽臺到底封,還是不封?銷冠100
來源:銷冠100
作者:銷冠小表弟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