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22),科技主線再度強勢爆發,科創50指數ETF(588870)一度大漲3%,盤中成交額近1億元,已超上周五全天!資金面上,近5日有2日獲資金青睞,累計凈流入近3000萬元!熱門成分股中,芯原股份漲超16%,海光信息漲超10%,中芯國際漲超4%,寒武紀張超3%。


受科技行情拉動,信創50ETF(560850)亦大漲超2%,盤中成交額超1100萬元。熱門成分股中,海光信息漲超10%,中科曙光漲超9%,概倫電子漲超6%,浪潮信息、三六零漲超2%。

信創50ETF(560850)標的指數成份股中,海光信息、中科曙光雙雙大漲10%,云飛勵天漲超5%,浪潮信息、三六零、華大九天漲超2%。

消息面上,據報道,OpenAI與立訊精密達成硬件制造協議,端側AI有望站上市場風口。消息人士稱,立訊精密已獲得至少一款OpenAI設備的組裝合同。此外,OpenAI還與歌爾股份接洽,希望為其未來產品供應揚聲器模塊等組件。
今日,芯原股份漲超17%,消息面上,9月11日,國內半導體IP龍頭——芯原半導體宣布將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芯來科技,后者是國內知名的RISC-V CPU IP供應商。
【HW披露AI芯片3年規劃,國內自主可控加速發展】
招商證券指出,HW全聯接2025大會展示靈衢超節點互聯協議,宣布未來3年將陸續推出系列大型數據中心產品,并展示超節點和集群產品,中美博弈背景下本土AI算力芯片實力逐步提升。近期產業調研顯示,后續國內先進邏輯及先進存儲擴產預期向好,建議關注AI算力產業鏈及半導體自主可控賽道投資機會。
國內算力芯片大廠側面給出未來成長展望,高增長指引預期展現樂觀信心。國內海光近期激勵計劃25-27年營收同比增長目標值定為+55%/+45%/+33%,三年CAGR 44%,分別對應142/206/275億元收入,寒武紀指引25年營收50-70億元。此外市場對近期互聯網大廠自研芯片關注度持續提升,背后映射的是國產算力芯片技術實力的大幅提升和突破,未來持續看好國內公司在自主可控AI算力芯片領域的國產替代節奏。
此外,推理側和邊緣端存力需求提升,國內廠商加速技術創新。如江波龍已構建完整企業級產品線,佰維存儲推出SP系列企業級PCIe SSD,德明利推出固態硬盤等企業級存儲解決方案,兆易、北京君正等廠商3D DRAM等存算一體方案推進順利。
(來源:招商證券20250919《HW披露AI芯片3年規劃》)
中原證券表示,近期國內廠商一改在算力芯片領域低調的風格,阿里和HW算力進展及成果相繼發布,集中對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對比年初DeepSeek-R1發布,中國不光在模型層對標海外廠商,在硬件層也通過集群計算方式補足了芯片上的差距,在超節點和集群層面的全球領先,而且還實現了HBM的自主和互聯技術的重要突破。因此對中國AI和算力產業長期發展給予更加積極的預期,仍然繼續看好近期行業市場表現。
(來源:中原證券20250919《國產算力芯片迎來高光時刻》)
20CM抓反彈,首選“硬科技龍頭”科創50指數ETF(588870)!資料顯示,科創50指數ETF(588870)跟蹤科創50指數,囊括了科創板50只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龍頭股,綜合覆蓋電子、醫藥、電力設備和計算機等新質生產力板塊。科創50指數 ETF(588870)的管理費率低至0.15%,托管費率低至0.05%,為全市場費率最低檔!場外聯接(A類:024980;C類:024981)。
根據華創證券數據,中證信創指數的DeepSeek概念股權重高達48.1%,在全市場ETF跟蹤指數中領先!資料顯示,信創50ETF(560850)跟蹤中證信創指數,主要權重集中在計算機軟件(43%)、云服務(23%)、計算機設備(18%)和半導體(13%),計算機軟硬件兼具,可以說和長期主線“國產替代”高度相關,且受到DeepSeek直接拉動。場外聯接(A類:021602;C類:021603)。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換手率高意味著市場對此標的的投資分歧大,潛在投資風險較高。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科創50指數ETF(588870)屬于較高風險等級(R4)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進取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信創50ETF屬于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來源:有連云
相關標簽: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