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雙節”過后,A股核聚變概念股掀起漲停潮。10月9日,常輔股份(920396.BJ)30%漲停,西部超導(688122.SH)、哈焊華通(301137.SZ)、中洲特材(300963.SZ)等20%漲停,板塊成交額顯著放大。10月10日收盤,核聚變牛股合鍛智能(603011.SH)兩連板。今年,萬得核聚變指數(8841917.WI)漲幅已超80%,資本市場熱度不減。
國慶期間,位于安徽合肥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項目建設取得關鍵突破,其主機關鍵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順利完成交付,精準落位安裝在BEST裝置主機大廳內,項目主體工程建設步入新階段。
合鍛智能在核聚變領域早有布局。該公司自2021年開始涉足,與聚變新能(安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參與聚變堆真空室制造工藝的開發與預研。2024年,公司中標聚變新能發包的BEST真空室項目1 - 4段,總金額達2.09億元,自2021年以來累計組織開展50余項涉及真空室成型、加工、焊接、無損、測量等領域試驗工作。
合鍛智能曾于2024年參與聚變堆、真空室等核心部件的制造工作,負責BEST真空室主體結構中1 - 4段環形扇區的全流程制造。2025年5月19日,完成“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撐”交付。10月11日,合鍛智能核聚變項目負責人朱連偉表示,公司會按(BEST)總裝進度進行相應交付工作。杜瓦底座安裝就位后需配備真空室的重力支撐,因項目規模大,預計明年6月底前完成真空室1 - 4段的交付。
合鍛智能證券部相關人士稱,真空室主要由八大塊組成,公司負責制造其中四塊,另一部分由上海電氣承擔,中標后尚未確認收入,項目仍在進行中。朱連偉介紹,公司已為真空室交付提供前期基礎零部件準備,如杜瓦底座安裝后所需的真空室重力支撐,后續工作人員會在總裝大廳對各部件進行后期裝配,整體放置在杜瓦底座的重力支撐上。
合鍛智能以高端成型機床和智能分選設備為主業,提供液壓機、機械壓力機、色選機等產品和服務,多項高端裝備應用于飛機、神舟飛船等領域。今年,該公司攬獲多個漲停,股價自年初至今增長近250%,日均換手率達到12.26%。
據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介紹,BEST是我國在合肥正在建設的燃燒等離子體物理實驗裝置,采用緊湊高場超導托卡馬克技術路線,運用高性能超導磁體、氘氚聚變燃料等新技術,將首次在國際上演示核聚變發電。2025年3月,該項目完成首塊頂板澆筑,同年5月總裝工作正式啟動,預計兩年后建成并在全球首次實現聚變能發電演示,到2030年有望通過核聚變點亮第一盞燈。
光大證券指出,杜瓦底座順利落位裝配,國內聚變行業進展積極,或迎密集招標期。除BEST項目外,多個項目穩步推進,新路線及項目不斷發布,行業有望迎來密集招投標期。
可控核聚變被視為人類的終極能源,若實現正增益,可源源不斷獲得幾近免費的清潔電力,具備較高戰略價值。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剛表示:“核聚變點亮的第一盞燈,一定要在中國。”
根據2025年7月FIA(聚變工業協會)發布的《2025年全球聚變行業》報告,過去5年全球聚變行業呈爆發式增長,總投資額從2021年的19億美元飆升至2025年的97億美元。國內民營資本、央企、國家大基金、地方國資、早期投資機構等紛紛入局,全球核聚變投資也在加速。
AI(人工智能)巨頭也紛紛布局聚變能。2023年5月,由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支持的Helion承諾在2028年之前開始通過核聚變發電,并在一年后為微軟提供目標至少50兆瓦的發電量,否則將支付罰金。2025年6月,美國CFS公司宣布與谷歌達成創紀錄協議,將在2030年代初從首座商業聚變電廠ARC向谷歌供應200MW電力。2025年9月,美國CFS公司與意大利能源巨頭埃尼集團簽署了一份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ARC電站售電協議。
技術路線的多元探索讓這場能源領域的“圣杯競賽”更具看點。據《2025年全球聚變產業報告》,全球51家主要聚變公司中,25家采用磁約束路線,占比49%,其次是慣性約束,兩類技術均進入工程驗證階段,磁約束聚焦穩態運行,慣性約束發力點火效率,共同推動聚變能從實驗室走向工程化。FIA調查顯示,2030年代被行業普遍視為聚變商業化關鍵期,45家受訪公司中,35家預計在2030 - 2035年開始運營具有凈能量增益的商業示范電站,這意味著聚變技術已躋身具備近期商業化潛力的新興能源技術之列,聚變行業正邁入決定其發展的關鍵十年。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