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李蘭 在行業轉型與流量變革的雙重驅動下,一批家居大咖正頻繁走向前臺,通過個人IP化、內容創新等方式主動突破傳統圈層。他們于個人社交平臺與公開場合發出的聲音,正是觀察行業戰略動向的一份真實切片。專題》》
森鷹窗業(301227.SZ)創始人邊書平在其個人視頻號“森鷹老邊”中,就公司管理層交接發表了看法。他表示,2023年5月公司發布公告,正式任命其兒子為總經理,其本人則繼續兼任董事長。這一交接過程歷時兩年。邊書平引用南方“男長36”的說法,指出男性在36歲時應當承擔起對國家、家庭和企業的大梁。其子年滿36周歲時,邊書平認為此時其子應挑起擔子。
邊書平透露,自己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時間用于讀書、鍛煉、思考,并從事投資及美國業務拓展。他坦言,自己當前年齡已不適合繼續“打沖鋒”,而兒子不僅愿意,也渴望接受這一挑戰。其子畢業于美國波士頓大學,擁有機械和經濟雙學位,回到森鷹已有12年,從銷售員起步,歷經大區負責人、工程管理、零售與工程統籌以及南京事業部等多個崗位的歷練。
邊書平回憶自己36歲時——即1999年,森鷹創立首年便實現盈利,因此他希望兒子也能在這一年齡擔起重任。不過他也承認,面對下一代人,自己有時會擔憂他們是否具備如自己當年一般的拼搏精神。
邊書平認為,兒子在國內外接受系統教育,并在企業內歷經十余年不同崗位的鍛煉,能力足以勝任目前的企業規模,甚至“其素質遠勝過企業規模”。他表示,自己當前最重要的事是學會“放下”——放下自我,安心讀書、請教高人、參與有效社交,并盡量避免碎片化信息,轉而投入大部頭。
他強調,真正的關愛是放手,持續的不信任與控制反而可能阻礙下一代的成長。即便兒子在未來的經營中因時代變化或決策失誤遇到困難,也應當給予其自行修正的空間,而不是再“披掛上陣”。邊書平引用“兒孫自有兒孫福”表達放手的態度,認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挑戰。若做不好,他也將承擔相應的人生結果,而作為父親,他選擇交班即放手,轉而做好他的參謀。
相關標簽:
專題丨家居大佬出圈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