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11月12日,中國政府采購網公布中國科學院下屬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所的四個項目招標,分別為液態包層氚提取系統、內燃料循環平臺、固態包層氚提取與回收實驗平臺、氚安全防護平臺。預算金額分別為2.12億元、3.724億元、2.47億元、5.14億元,累計招標金額13.45億元。
氚是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的關鍵燃料。上述招標項目構成核聚變反應堆中核心的氚燃料循環與安全系統。其中,包層系統負責“造氚”,氚提取系統負責“取氚”,內燃料循環系統負責“用氚和循環氚”,氚安全防護系統貫穿所有環節,負責“管住氚,保安全”,共同確保聚變堆實現“燃料自持、高效循環、安全運行”的目標。
中國在全球核聚變產業化中作用漸顯。等離子體所作為ITER中國工作組的重要單位之一,承擔了ITER中國的導體、校正場線圈、超導饋線、電源、診斷等采購包任務和總裝任務。在承擔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和參加ITER計劃過程中,等離子體所致力于實現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自主發展關鍵聚變工程技術,還向歐美西方發達國家出口我國聚變工程技術。
招商證券指出,可控核聚變產業化進程正從實驗驗證邁向工程示范。材料性能突破是技術路線可行性的核心瓶頸,當前核聚變關鍵設備整體國產化率超96%,核心部件如鎢基偏濾器、高溫超導帶材等實現高度自主化。隨著BEST裝置2027年發電演示、EAST長脈沖紀錄刷新,行業將步入“多路線競速+資本共振”新階段。
該機構表示,產業鏈多環節將迎來增量市場。能源裝備龍頭企業布局初具規模,核心部件研發與產業化路徑清晰;超導、第一壁、偏濾器材料企業相關業務受益;軍工企業憑借高精度制造能力向民用領域延伸,四創電子(超導磁體電源模塊)、王子新材(脈沖電容)在配套環節占據先機;斯瑞新材(鉻鋯銅合金)、久立特材(PF導管)等材料供應商通過合金技術升級優化聚變相關性能參數。各地牽頭公司如國光電氣、合鍛智能、聯創光電卡位優勢顯著,或受益地方支持。中游制造業企業如旭光電子、中洲特材相關產品加速布局。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