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于婞?編輯丨高巖?來源 | 野馬財經
從皮具作坊到“資本大鱷”,劉益謙的每一次股權運作都牽引著市場的神經。
11月12日晚,長江證券(000783.SZ)公告顯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新理益集團將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交易分兩筆進行,質押起始日均為2025年11月10日,質押到期日為辦理解除質押登記手續(xù)之日止。兩筆股權質押的用途都是“投資合作”。
具體來看,第一筆質押的質權人是旻穹有限,質押比例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35.18%,占長江證券總股本比例的5.24%;第二筆質押的質權人是莊斌有限,質押比例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14.81%,占長江證券總股本比例的2.2%。
兩筆合計質押約4.12億股,合計占新理益集團持股比例的49.99%,占長江證券總股本的7.44%。按公告日收盤價計算,新理益集團質押的股份市值約為36.79億元。

圖源:長江證券公告
天眼查顯示,新理益集團的實控人就是“資本大佬”劉益謙,持股比例88.63%。如今劉益謙正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在變幻的市場中繼續(xù)他的財富故事。

圖源:天眼查
資本大佬“夢碎”長江證券
新理益集團是劉益謙在2000年成立的投資平臺,其業(yè)務范圍很廣,涵蓋投資管理、醫(yī)藥、房地產等多個領域。還曾有媒體將新理益集團比作劉益謙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劉益謙與長江證券的淵源便始于2015年4月新理益集團的一次收購。當時,新理益集團斥資100億元,受讓長江證券原第一大股東青島海爾投資持有的全部14.72%股份,成為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
當晚,劉益謙在朋友圈寫道:“雞缸杯證券有限公司成立了”。劉益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入股長江證券是一種戰(zhàn)略層面的布局,“長江證券叫做長證,對我來說,就好像一個新的長征開始”。
然而,這場百億投資并未完全按照劉益謙的預期發(fā)展。新理益集團剛成為第一大股東,就遭遇了長江證券管理層的強烈反應。2015年5月,長江證券啟動了120億元的定向增發(fā)。增發(fā)完成后,三峽資本、武漢地產開發(fā)等國有背景股東進入,新理益集團持股被稀釋。
當時媒體報道將劉益謙視為“門口的野蠻人”,而定增被認為是長江證券管理層應對收購的防御性措施。
股權之爭暗流涌動,隨后,劉益謙為實際控制人的國華人壽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間增持長江證券股份2.37億股,占總股本的4.99%。
此后長江證券一直處于無實際控制人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直到2024年3月,格局被徹底打破。

圖源:罐頭圖庫
2024年3月,湖北國資旗下的長江產業(yè)集團通過協(xié)議轉讓方式,以8.2元/股的價格受讓了湖北能源和三峽資本持有的長江證券合計15.6%股份。權益變動完成后,長江產業(yè)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支配長江證券28.22%表決權,成為新任第一大股東。
新理益集團則退居第二大股東。
與股權變更同步的是人事調整:2024年7月,湖北國資出身的劉正斌出任長江證券黨委書記,隨后正式當選董事長。
劉益謙在長江證券的話語權隨之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從純粹的投資回報角度看,劉益謙對長江證券的百億投入無疑是一筆失敗的投資。其旗下新理益集團2015年入主,意圖獲取控股權并整合其金融版圖。然而,歷經九年,不僅控股權旁落,其投資本身也處于賬面虧損狀態(tài)。截至11月14日,長江證券報收8.8元/股,總市值487億元,較2015年15.53元/股的高點縮水超40%。
這場曾被寄予厚望的“長征”,最終在財務上蒙受損失,在戰(zhàn)略上亦未達成初衷,成為這位資本大佬近年來一次代價高昂的折戟。
劉益謙兒女
質押亨迪藥業(yè)股份套現(xiàn)11.5億
劉益謙近期的資本運作頗為頻繁。除了旗下新理益集團質押長江證券的股份外,劉益謙家族在其他上市公司也進行了股權質押行動。
11月11日,亨迪藥業(yè)(301211.SZ)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致行動人劉妍超、劉雯超、劉思超、劉天超將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辦理了質押業(yè)務。本次質押股份總數(shù)達72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36%。以公告當日收盤價15.88元/股計算,這筆質押市值高達約11.51億元。算上最近對長江證券的股權質押,劉益謙家族近期質押套現(xiàn)48.3億元。
這四人都是劉益謙家族成員,其中劉天超為劉益謙之子,劉妍超、劉雯超和劉思超均為劉益謙之女。公告顯示,四人的股份質押用途均為投資合作。

圖源:罐頭圖庫
亨迪藥業(yè)前身成立于1995年,最初由金獅集團和中天集團合資設立。2000年劉益謙成立上海新理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理益集團前身)后,通過其控制的上市公司天茂集團,在2000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間,逐步收購合資方股權,將亨迪藥業(yè)變?yōu)樘烀瘓F的全資子公司。2019年7月,天茂集團以1.8億元將亨迪藥業(yè)100%股權,轉讓給同由劉益謙控股的上海勇達圣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勇達圣”)。
亨迪藥業(yè)實際控制人為劉益謙本尊,他通過上海勇達圣,間接持有公司38.25%股權。
亨迪藥業(yè)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藥及制劑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形成了以非甾體抗炎類原料藥為核心,心血管類、抗腫瘤類等特色原料藥為輔助的產品體系,同時結合自身產業(yè)鏈優(yōu)勢向制劑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進行延伸。
2020年5月,在上海勇達圣收購亨迪藥業(yè)不到一年后,劉益謙的四名子女通過股權轉讓,直接獲得了亨迪藥業(yè)合計34%的股權。同年10月,亨迪藥業(yè)就遞交了創(chuàng)業(yè)板IPO申請。
2021年亨迪藥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板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以37.32元報收,漲幅達44.65%,總市值達89.57億元。
如今4年過去,亨迪藥業(yè)的市值已經縮水近3成,截至11月14日,報收15.28元/股,總市值64億元。
市值縮水的同時,公司業(yè)績表現(xiàn)也不理想。亨迪藥業(yè)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主營收入3.19億元,同比下降4.52%;歸母凈利潤2093.34萬元,同比下降71.96%;扣非凈利潤54.38萬元,同比下降99.14%。第三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虧損387.23萬元,同比下降156.27%。
拉長時間來看,亨迪藥業(yè)2020年后業(yè)績高增長停滯,歸母凈利潤還多次出現(xiàn)下滑。業(yè)績持續(xù)承壓,或許也是劉益謙家族尋求其他資金運作途徑的背景之一。

圖源:wind
天茂集團退市
劉益謙資本版圖收縮
在兩家上市公司質押股份的同時,劉益謙旗下*ST天茂(000627.SZ)(下稱“天茂集團”)剛剛退市。
天茂集團的前身是1996年上市的"湖北中天",后更名為"百科藥業(yè)"。2001年至2002年間,新理益集團先后從原股東手中,以約2.06億元的總價收購了百科藥業(yè)大量法人股,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2003年,劉益謙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長。
2006年,百科藥業(yè)更名為天茂集團。在劉益謙治下,公司逐漸形成化工、醫(yī)藥、金融保險三大業(yè)務板塊。2011年,劉益謙因"身體原因"辭去天茂集團董事長職務。但作為實際控制人,他通過新理益集團依然牢牢掌控著公司的發(fā)展方向。
2014年,天茂集團非公開發(fā)行募資98.5億元,主要用于收購國華人壽43.86%的股權并對其增資,收購后合計持股51%,國華人壽成為控股子公司。此后,保險業(yè)務貢獻了97%以上的營收,天茂集團實質上已轉型為一家保險主體上市公司。
轉型保險后,天茂集團的業(yè)績深受國華人壽表現(xiàn)影響。2024年上半年,受國華人壽增提準備金等因素影響,天茂集團凈利潤虧損約3.65億元。后又由于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
在退市風險高企的背景下,天茂集團于2025年8月召開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了主動終止上市的議案。為保護異議股東權益,劉益謙方面提供了現(xiàn)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為1.6元/股。最終,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30日終止上市并摘牌。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上市公司主動申請退市在A股鮮少見到,即使是根據(jù)退市規(guī)則需要被強制退市時,往往企業(yè)會盡力爭取保殼,或被動退市,而不會主動選擇退市。沈萌認為天茂集團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被動退市可能會有更多監(jiān)管措施,增加額外成本;另一方面,大股東也不認為繼續(xù)維持會有任何積極變化,選擇主動退市可能更有利于大股東私有化。

圖源:罐頭圖庫
最近在資本市場動作頻繁的劉益謙1963年出生于上海,他的資本之路堪稱傳奇,初中肄業(yè)的劉益謙早年創(chuàng)業(yè)起點是一個生產皮包的家庭作坊,后來,他做過出租車司機,開過百貨商店。1990年,中國證券市場初建,劉益謙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豫園商城。一年后,這批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價格賣出,凈賺近100萬元,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
企業(yè)評論員楊建遠曾表示,劉益謙的這100萬,與其說是第一桶金,其實更像是天降橫財。
身處上海,近水樓臺,此后劉益謙又開始炒賣國庫券、收購股票認購證、涉足股票一級市場、還做過國債期貨。
直到2000年初,他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資,開始專注二級市場的投資,主要涉足的領域是國有股和法人股。用劉益謙自己的話說,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用新的理念獲得收益”。
自上海新理益投資成立后,這家公司也成了劉益謙資本運作的重要載體,而法人股則是被劉益謙最先被選中的沙場。
早在2000年10月,新理義投資便通過競拍的方式拿下瓊能源(現(xiàn)“綠景退”)的約950萬股法人股,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北大車行(已退市)、盛達資源(000603.SZ)、安琪酵母(600298.SH)、百科藥業(yè)(已退市)等上市公司的股權也接連被其收入囊中。
劉益謙的廣撒網布局很快就迎來了收獲。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通過后,法人股流動性好轉,股價大漲,劉益謙的身家也水漲船高。次年,劉益謙就以12億元的身家邁入胡潤百富榜。如今,劉益謙家族的財富已經積累到390億元,并在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675位。

圖源:胡潤富豪榜
回看劉益謙長袖善舞30余年的資本生涯,金融和實業(yè)均屬于“新理益系”中濃墨重彩的兩筆,尤其是在新理益集團收購天茂集團之后。
隨著劉益謙涉足保險,他通過旗下新理益集團和天茂集團聯(lián)合上海益科創(chuàng)業(yè)投資、海南浦海實業(yè)等多家公司成立了天平汽車保險(后稱:安盛天平保險),獲得了財險資質。三年后,二者又聯(lián)合上海漢晟信投資、上海日興康生物工程、海南博倫科技等資本玩家,發(fā)起國華人壽,再下一城,收獲壽險牌照一張。
此后,“財壽”雙全的劉益謙還將目光轉向長江證券,并表示,不同于以往財務投資的角度,這次是出于戰(zhàn)略投資介入長江證券。
在全方位布局金融版圖期間,劉益謙的定增腳步也并未停歇。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09年-2015年間,劉益謙曾參與包括東方電氣、保利地產、金地集團、浦發(fā)銀行、首開股份、京東方A、五礦稀土、天齊鋰業(yè)等20余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涉及總資金約160億元.
2018年,劉益謙還以個人投資者身份,向云從科技(688327.SH)投資5000萬元,并在2019年繼續(xù)追投5000萬元。
在資本市場中,劉益謙是一位獨樹一幟的人。他并非是蒙眼狂奔的僥幸者,反之,他是在那個獨有政策盲點和市場機會下抓住“法人股受讓”和“定向增發(fā)”時代機遇的人,而這期間積累的財富與投資經驗,為其后續(xù)打造自己的金融、實業(yè)兩手抓千億商業(yè)版圖埋下伏筆,也讓其區(qū)別于其他豪賭金融的民營資本系族“掌門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劉益謙的資本版圖似乎正在呈現(xiàn)收縮的態(tài)勢。

圖源:罐頭圖庫
天茂集團的退市是其版圖收縮最直接的表現(xiàn)。此外,劉益謙旗下新理益集團在云從科技的股份已經減持至1.58%,位列第五大股東。
除了云從科技外,2023年,劉益謙個人還在國民技術(300077.SZ)、廣晟有色(600259.SH)兩家上市公司持股。但如今,這兩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列表里,已看不見劉益謙的身影。
劉益謙近年來的一系列資本運作,顯示其正在重構自身的資本版圖。資本市場的潮起潮落,這位曾經開創(chuàng)無數(shù)資本傳奇的“法人股大王”,正面臨其資本生涯的重大轉折點。
你怎么看劉益謙家族連續(xù)在兩家上市公司質押股權?評論區(qū)聊聊吧。
本文來源:野馬財經
來源:野馬財經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lián)系請發(fā)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lián)系客服】
樂居財經APP
?2017-2025 北京怡生樂居財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qū)西大望路甲22號院1號樓1層101內3層S3-01房間756號 100016
京ICP備2021030296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79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