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瑞財經 程孟瑤
“兩次增發,營收凈利不見起色,是當初項目前景判斷上出現了偏差,還是后期經營管理上出了問題?”
去年8月,拋出新一輪定增預案后,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向安諾其(300067.SZ)發出了“靈魂拷問”。
“試問以前兩次增發后對上市公司的貢獻和公司經營現狀,能獲得中小股東認可和管理部門的通過嗎?”
通俗解釋一下,投資者的意思是2017年12月和2021年4月,安諾其兩次增發融資擴產補流,但在拿到資金后又對募集說明書披露的項目多次變更,公司營業增速更是從2017年開始波動下滑,多個年份出現負增長,凈利潤也是一路下滑,2023年上半年出現上市10多年以來首次虧損。
在這樣的背景下,安諾其計劃再次定增,擬向特定對象定增募資2.77億元,用于高檔差別化分散染料及配套建設項目(一期)(簡稱:分散染料一期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后經二次修訂,最終調整至不超過2.54億元,其中1.78億元用于配套建設,剩下7600萬元全部用于補流。1月18日,安諾其公告稱,定增申請獲中國證監會注冊批復。
瑞財經《資管K線》注意到,在募投項目將大幅提升公司營業收入的預測下,安諾其的實控人紀立軍與張烈寅夫婦“缺席”了本輪定增,反而將機會讓給了兩家外部機構投資者,仿佛對定增沒有一點興趣。
一、實控人未參與定增
兩外部投資機構聯合認購2.54億元
募集說明書顯示,安諾其本次定增募資發行價格為2.44元/股,發行數量從之前的1.14億股調整至1.04億股,占發行前安諾其總股本的9.90%左右。將用于高檔差別化分散染料及配套建設項目(一期)(簡稱:散染料一期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安諾其表示,在本次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之前,公司將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進度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資金到位后按照相關規定的程序予以置換。據悉該項目預計總投入10.93億元,截止2023年8月15日前已投入金額為5.69億元。
根據安諾其的計劃,分散染料一期項目擬生產高檔差別化分散染料5.27萬噸,配套建設染料用原料生產能力4.9萬噸,濾餅(染料半成品)生產能力2.62萬噸,由全資子公司山東安諾其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實施。
項目建設期為42個月,達產期6年。預計完全達產后年均銷售收入約19.34億元,年均凈利潤約2.52億元,投資回收期為6.85年(所得稅后,含建設期),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為21.60%。

但安諾其的實控人紀立軍與張烈寅夫婦并未參與本輪定增。募集說明書顯示,本次定增對象為上海古曲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古曲泉盈六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上海睿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睿灃萬盛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業內人士表示,通過本次定增引入兩家基金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有利于優化其股東結構,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市場影響力。

另一方面,2022年年報顯示,安諾其流動比率為0.97,速動比率為0.72,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流動性較弱,償債能力較低。通過定增補流,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降低財務風險。
公開信息顯示,2010年上市以來,安諾其累計募資(按籌資現金流入)42.80億元,主要用于擴產和補流。包括首發融資5.72億元,成功推行2次定增合計募資8.69億元,累計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28.39億元。

瑞財經《資管K線》通過梳理歷史信息注意到,安諾其的創業板IPO走的頗為順利,募資金額也很理想。IPO預計募資2.09億元,實際募集5.72億元,發行價格每股21.20元,扣除4353.35萬元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5.29億元,超募金額3.2億元。這筆頗為豐厚的IPO融資也為安諾其減輕了資金壓力,并且為隨后的大舉擴張奠定了基礎。
收獲一大筆“意外之財”,安諾其“格局打開”開啟擴張。除了招股書列示募投項目“東營年產5500噸染料濾餅建設項目”“煙臺年產6000噸分散染料擴建項目”所需投入1.14億元和9470.45萬元,超募資金的用途上,先是用3500萬元償還銀行貸款減輕了債務壓力;然后開始擴張,4953萬元用于建設東營安諾其紡織材料有限公司年產染料濾餅1500噸及分散染料5000噸項目;985萬元用于收購煙臺安諾其紡織材料有限公司自然人股東延元起4.69%的股權;6200萬元作為項目的部分資金投資建設東營安諾其紡織材料有限公司年產分散染料25000噸生產項目;4470萬元收購浙江華晟化學制品有限公司90%的股權并對其進一步現金增資;4500萬元收購江蘇永慶化工有限公司80%的股權并增資2400萬元;311.64萬元收購浙江安諾其助劑有限公司自然人股東姚慶才先生所持有的2.5%的股權等。


2013年7月30日,安諾其公告剩余超募資金5813.83萬元(含利息1361.12萬元)全部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在兩次定增中,安諾其則存在更改資金用途,項目達產不及預期的情形。比如將2017年定增募投項目中原用于投入“江蘇活性染料技改項目”的5000萬元募集資金,變更用途用于“煙臺尚乎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最終將6200萬元項目資金轉入了自有資金賬戶;又比如原計劃2023年12月31日達到可使用狀態的“煙臺年產3萬噸染料中間體生產項目”延期至2024年7月31日完成;還有2021年定增募投項目“年產5000噸數碼墨水項目”的正式投產期一拖再拖。
二、實控人半數股權被質押
質權人為本輪定增主承銷商
募集說明書簽署日,安諾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紀立軍與張烈寅夫婦。兩人合計持有4.12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9.20%。其中,紀立軍直接持股2.88億股,通過諾毅集團間接持股7203.64萬股,張烈寅直接持股5139.46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個人投資使用的目的,紀立軍向國泰君安進行了多次股份質押融資,截至募集說明書簽署日,質押的股分占紀立軍、張烈寅夫婦合計控制股份比例的42.66%,以2023年11月30日,3.15元/股收盤價計算用于質押的總股數對應的市值5.533億元,是擔保主債權本金2.08億元的265.64%,履約保障倍數較高。

此外,在2023年12月22日安諾其還發布了紀立軍一系列的股權解壓和再度質押操作,質權人均為國泰君安,截止公告日,紀立軍累計質押股數約為1.37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47.57%。
股東大手筆質押股權用于個人資金需求,但不包括參與定增,投資者自然對安諾其稱”董事會和董事長堅定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并有長遠戰略發展規劃”的說辭心有不滿。
“上市公司既然如此看好增發項目,幾次增發融資,為何大股東不定向對自己增發呢?或實控人拆借資金反哺給上市公司,這不都是投資自己看好的項目嗎?而不是增發稀釋自己的控股權,這用意如何,不矛盾嗎?”一位投資者提出了質疑。
對于安諾其的股東人數,投資者們也頻繁發問。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0日,安諾其共有32067名股東,較9月30日減少6%,而今年以來,其股東人數不斷減少,前10大股東持股比例也一直在發生變化,其前10大股東中有9位自然人。

截至2023年9月30日,與最近定期報告持股數相比,安諾其共有5個股東持股數量發生變動,其中,沈翼、陳峰、陳彩婭分別增持0.02萬股、12.08萬股、34.00萬股,陳良、陳慧分別減持143.20萬股、58.00萬股。陳良是繼紀立軍和張烈寅夫婦之后的第三大股東, 2023年半年報顯示,陳良在公司無職位。減持后,陳良持股比例從2023年6月30日的0.69%下降至9月30日的0.55%。

此外,瑞財經《資管K線》注意到,國泰君安同時為安諾其本輪增發的主承銷商。萬得數據顯示,2013年3月(停止實施)、2016年5月、2020年4月,安諾其曾拋出3次定增,主承銷商分別為華泰證券、海通證劵、中信建投,四次股權再融資四換主承銷商,而安諾其的IPO主承銷商為平安證券。
三、利潤盈轉虧
資金緊張短債缺口1.5億元
安諾其主要從事中高端差異化染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染料及其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產品。其染料產品在超細纖維用分散染料、高水洗分散染料、環保型分散染料、活性印花染料、低溫活性染料、超微環保液體分散染料、數碼墨水專用染料,以及多纖維混紡用染料等細分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染料行業是化工行業的重要分支之一,染料工業所生產的各類染料、有機顏料等廣泛應用于紡織、食品、皮革、輕工產品、涂料、油墨等各個領域,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
近年來隨著我國紡織服裝、皮革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染料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染料的最大用戶是紡織印染行業,其用量占染料產量的90%。
從財務指標來看,安諾其的主要收入來自于染料產品,2016年安諾其還率先在染料行業引入電子商務模式,上線了七彩云電商平臺后,或許是因為電商業務毛利率太低,在其披露電商毛利率的2016年和2017年,分別為0.85%和1.28%,安諾其最后一次披露電商業績停留在了2018年。

但是毫無疑問,電商業務幫助安諾其沖高了營收規模,而且一舉扭轉了2015年多項財務數據下滑的現狀。2016年,安諾其全年銷售收入10.04億元,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45.49%,其中71.02%來自染料行業的貢獻,全年染料銷售同比增長36%。2017年,安諾其銷售規模進一步增至13.33億元,染料銷售占比下降至63.83%,電商占比增加至27.97%。
隨著電商業務規模縮水,安諾其業績規模也開始震蕩回落。2018年-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11.60億元、11.24億元、9.95億元、10.52億元、7.5億元,不過在取消電商業務后,2019年其染料產品的業績貢獻分別為重回90%左右。
不可忽視的是,安諾其染料產品整體銷售規模在2019年突破10億元之后也開始波動下滑,2020年-2022年分別為8.41億元、9.21億元、6.88億元。同時凈利潤出現繼2015年后首次下滑,2020年-2022年分別同比下滑27.48%、9.45%、66.07%。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進入2023年安諾其業績并未好轉,不僅“全面飄紅”,凈利潤更是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公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為5.90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13.82%,虧損603.05萬元,歸母凈虧損915.33萬元,同比下降122.83%。
在業績“飄紅”的年份,安諾其也停止了分紅,據萬得數據統計,2010年上市以來,安諾其共實施9次現金分紅,發生在2010年-2019年(除2015年)之間,累計金額2.87億元,是同期凈利潤的41.24%,占比較高。
截至2023年9月30日,安諾其手握貨幣資金2.41億元,短期借款2.8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08億元,存在一定短債壓力,缺口1.52億元。還有2.84億應收賬款尚未收回,4.26億元存貨在庫,存貨規模已經占到當期銷售規模的70%以上,資金緊張的局面擺上臺面。
假設未來三年收入增長率為5%,最低保留三個月經營活動現金流出資金,2023年-2025年,安諾其流動資金缺口6.66億元。

來源:瑞財經
作者:程孟瑤
相關標簽:
資管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