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吳文婷 3月17日消息,呷哺呷哺日前披露業績預告,2023年公司預計凈虧損為1.8億元-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呷哺連續三年業績虧損,累計虧掉了至少8億元。為此,呷哺呷哺還登上了熱搜。
針對凈利潤虧損,呷哺呷哺作出三點解釋:一是謹慎復盤預計關閉及持續虧損餐廳,于2023年計提相關資產減值損失不高于1.6億元;二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分附屬公司遞延稅項資產較2022年同期減少約0.6億元;三是當前餐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且消費疲軟,消費降級對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帶來沖擊,導致其業務仍然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呷哺集團旗下有三大品牌:平價火鍋品牌“呷哺呷哺”、中高端火鍋品牌“湊湊”、高端烤肉品牌“趁燒”,截至2023年上半年,擁有呷哺呷哺門店843家、湊湊門店249家、趁燒門店3家。
作為主打“一人食”小火鍋的呷哺呷哺,曾憑借超高性價比為消費者喜愛,也被譽為“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市值高峰達到300多億港元,如今市值不到20億港元,跌幅超過90%。
此外,今年以來呷哺集團屢次因“漲價”受到市場關注。前不久,“湊湊火鍋人均消費高于海底撈”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多名消費者在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帖稱,自2月起,湊湊火鍋的鍋底價格出現明顯上漲,部分菜品的價格也比以前貴了。湊湊門店負責人對此回應,目前進貨成本上漲,公司在考察后決定對部分菜品進行微調,上調幅度都在一定范圍內。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