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咚買菜要做一家數字驅動的全鏈路生鮮供應鏈公司。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叮咚買菜于2025年5月16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叮咚買菜第一季度實現GMV 59.6億元,同比增長7.9%;營收54.8億元,同比增長9.1%,且已經連續5個季度保持了正增長。
利潤方面,叮咚買菜第一季度Non-GAAP 標準下的凈利潤為0.3億元,凈利潤率0.6%;GAAP標準下的凈利潤為801.7萬元,凈利潤率0.1%。
截至目前,叮咚買菜已連續10個季度實現Non-GAAP標準下的盈利,并且連續5個季度實現GAAP標準下的盈利。
同時,叮咚買菜繼續保持正向經營性現金凈流入。截至一季度末,叮咚買菜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受限資金和短期投資的余額為42.9億元。
第一季度中,叮咚買菜做深供應鏈、做強核心區域的思路,已經在長期的穩定增長和盈利中獲得了驗證——從區域層面看,第一季度叮咚買菜上海區域GMV同比增長5.0%,浙江區域和江蘇區域GMV同比增長分別為17.8%和13.9%,其中所有城市都實現了同比正增長,溫州、湖州、南通、金華等城市更是實現了50%以上的同比增長。此外,廣深區域的惠州和佛山也實現了同比40%以上的增長。
同時,叮咚買菜第一季度還在江浙滬新開出14個前置倉。叮咚買菜表示今年會繼續聚焦核心區域前置倉網絡的精準布局和密度優化,以打造出更高效的履約體系與更具競爭力的成本結構,推動整體運營效率持續提升。
此外,叮咚買菜本季度訂單量同比提升12.1%,日均活躍用戶數同比提升4.5%;在用戶粘性方面,月均下單頻次4.1次,同比提升2.4%。

值得一提的話,今年年初,叮咚買菜內部開始執行“4G”戰略,即“好用戶、好商品、好服務、好心智”,并于公司內部推動一系列調整,重點開發高品質和差異化的商品。如今,平臺上已經有不少新品一上架就呈現出了不俗的銷售表現。比如在休閑場景的深加工板塊,叮咚買菜正在圍繞著健康相關的消費趨勢,聚焦開發健康又好吃的休閑食品,其中3月初上市的一款“禾花田澳洲谷飼和牛牛排脆”,銷售額也快速達到約340萬元,成為站內的爆款“好商品”,包含該商品在內的訂單客單價更是達到了139元。
當然,“4G”戰略背后是叮咚買菜扎實的供應鏈能力在做底層支撐。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在業績會上就表示,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的、有品質的食材食品是團隊的初心,因此他從創業之初就認為,不能只做簡單的“搬運工”,而是要深入供應鏈的每個環節,改造品質,提升效率,以“一寸窄,一公里深”的思路去深耕產業。
因此,過去幾年,叮咚買菜在食材的種植生產、源頭采購、物流倉儲、分級包裝、食品研發加工、分銷、運營到配送的每個環節都進行了深度參與,并通過數字化和AI的應用,幫助提升整體鏈路的效率和確定性。
如今,依托于遍布全國的生鮮供應鏈與自有食品開發、加工的能力,叮咚買菜還借勢拓展B端渠道,讓叮咚買菜的好商品走出平臺,甚至走到海外,最終形成強大的全鏈路生態。
目前,叮咚買菜已經通過李錦記、香港DFI、加拿大大統華等合作伙伴,將自己的供應鏈商品銷售到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分別與李錦記、香港DFI達成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關系,規劃將更多內地特色生鮮與加工食品上架到更多海內外商超。此次業績會也披露了,叮咚買菜B端業務正穩步發展,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速為64.6%。
依托數字化的供應鏈基礎,叮咚買菜如今可以高效、多管齊下地拓寬業務增長空間。可以說,當下的叮咚買菜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即時零售渠道”,而是成為了一家由數字驅動的全鏈路生鮮供應鏈公司。這就意味著叮咚買菜在業內已經形成了更明確的差異化定位。
“我們是自內而外的變革,雖然效果可能不是很快。但會是持續的、從核心層面進行改善,在一段時間以后,必然會有大的、根本的變化,也會讓規模大幅增長、利潤率進一步優化提升,也會建立真正的不懼怕競爭的核心競爭力。”梁昌霖說。
叮咚買菜管理層還預計,2025年Q2公司能夠繼續維持規模的同比增長,并繼續實現Non-GAAP口徑的盈利,到年底,業績規模和利潤率會有大幅度的增長。
本文來源:IPO早知道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