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一弟
三年前,貝殼把家裝業務拎出來,在營收結構中單獨列報時,半年收入大約11億。
那時,它對圣都家裝完成了并購,開始重點押注家裝業務。
去年,貝殼家裝業務的收入,已經達到了148億。
今年上半年,貝殼家裝業務收入75億,繼續增長了16%以上。
三年時間,家裝業務半年收入從11億擴張到75億,復合增長率將近90%。
去年上半年,貝殼又把租賃業務拎出來單獨列報,收入大約58億。
它的租賃業務,也進入了快速增長通道——
2023年上半年收入21億,去年上半年大幅增長了177%;
今年上半年,貝殼的租賃業務收入108億,增長了逾85%。
很長一段時間,貝殼的主營業務是圍繞房產交易服務為核心,主要是新房、二手房的經紀業務。
2023年,貝殼啟動了“一體三翼”的戰略升級——
“一體”業務仍是以房產經紀為主,“三翼”業務則是整裝、惠居和貝好家。
其中,整裝是家裝業務,惠居聚焦租賃業務,貝好家就是開發業務。
這意味著,貝殼的主營業務,從以房產交易為核心,升級到了以居住服務為核心,打開了多元增長的格局。
2023年上半年,貝殼的整體營收398億。
其中,新房業務收入171億,二手房業務收入156億,家裝業務收入40億,租賃業務收入21億。
這樣算下來,房產經紀業務占營收比重超過82%,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收入占比不到18%。
今年上半年,貝殼實現營收493億,增長了24%。
其中,新房業務收入167億,二手房業務收入136億,家裝業務75億,租賃業務108億。
從貝殼現在的營收結構來看,房產經紀業務穩住了基本盤,但比重下降到了61%。
還處于快速增長通道的家裝、租賃業務,才是拉動貝殼業績增長的核心業務。
它的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占到整體收入的比重,已經接近39%。
這幾年,貝殼大舉押注的家裝、租賃業務,增速遠高于經紀業務,并且仍然保持了大幅增長。
也就是說,接下來,在貝殼的營收結構中,家裝、租賃等新興業務占比,還會繼續提升。
今年第二季度,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的收入占比,超過了41%。
在它的營收盤子中,家裝、租賃等新興業務比重越來越高,幾乎再造了一個貝殼。
貝殼找房脫胎于自營中介平臺——鏈家,它對經紀行業的改造經驗,是先豎后橫——
豎著做,是一開始先做重。
通過自營業務的打磨、數字化等基礎設施的長期投入,把服務流程的各個環節都做一遍,建立一套標準,最終形成規范化和品質的正循環。
橫著做,意味著全行業都可以加入進來,深層次推動產業進步。
貝殼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彭永東就講過——
“鏈家和貝殼二十年的實踐之路,讓我們對于產業迭代深有感觸。”
“先豎著做,再橫著做,豎著做是為了構建一套標準,橫著做是為了更深層地推動產業進步。”
“先豎再橫未必是產業互聯網的唯一路徑,卻是我們已經實踐過并相信的路徑。”
之前從鏈家升級到貝殼,現在從房產經紀業務切入家裝、租賃、開發等新興業務,這是貝殼對居住服務行業改造一以貫之的方法論。
它的核心法則,是開放、連接、打通、再造,把行業重做一遍——
一方面,擁抱線上化、數字化,通過VR、AI等技術工具,把服務流程向線上遷移,讓不透明的行業逐漸標準化;
另一方面,“All In人店模式”,在線下繼續把門店和經紀人的服務價值做重,定規則、強服務、提人效,讓從前不同品牌、參差不齊的從業者素質,形成規范化服務體驗。
比如家裝,也是一個萬億體量的大行業,需求一直都在,但缺少優質供給。
它的競爭格局高度分散,堵點很多——
價格不透明,交付周期長,施工質量難以保證,消費者滿意度低,高獲客成本使得家裝企業的盈利性較弱。
貝殼布局被窩、納入圣都,投入資金、資源,也是為了打磨標準和流程體系。
它將服務者能力標準化,推動裝修工人產業化和職業化,推動模式變革,給客戶帶來全新體驗和感知。
貝殼的家裝業務路徑,已經進入了垂直經營與互聯網平臺模式結合的階段。
它通過標準化+數字化+全鏈路整合的模式,以數字化賦能整裝,提升交付能力。
隨著標桿城市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全國、交付能力提升,傳統家裝行業的消費體驗,將得到很大提升與改善。
這幾年,樓市大調整,賣方市場消失,轉換到買方市場。
作為上下游產業,家裝、租賃等行業的生存門檻抬高,生意難做。
市場紅利消退,沒了主動上門的客戶,競爭壓力和獲客成本上升,平臺能力和服務價值的重要性,才愈發凸顯出來。
十一弟查了下,今年上半年,全國新房銷售額下滑了5%,二手房成交額上升了13%。
貝殼平臺大幅跑贏了市場——
平臺總交易額增長了17%以上,其中新房交易額增長了26%,二手房交易額增長了將近14%。
平臺聚集效應凸顯,上半年,貝殼的整體營收增長了24%。
其中,新房業務收入增長了30%,二手房業務收入增長了4%,家裝業務收入增長了16%,租賃業務增長了85%。
最近,有家券商發布了一份對貝殼建議買入的研究報告,評價很到位——
“市場對貝殼的認知,停留在房產交易平臺的定位,忽視了它對傳統行業的改造能力,因而擔憂其能否做大家裝、租賃等延伸業務。”
“貝殼對經紀行業的重塑,引領發展,本質上是它擁有對行業痛點的洞察、對業務流程的再造能力,利用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賦能,構筑深厚護城河。”
“經紀主業穩固,家裝及租賃業務的高成長性,使得貝殼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都能找到增長動力。”
有人說,大舉押注的家裝、租賃等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是貝殼尋找的第二增長曲線。
但其實,它是在居住服務領域,再造了一個貝殼。
本文來源:拾遺地
來源:拾遺地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