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證券發布研報稱,重慶銀行(01963)依托區域重大戰略,對公業務驅動規模穩步增長;同時負債成本有效管控支撐息差表現,資產質量指標持續改善。預計2025-2027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45.16、155.15、166.7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3.63、57.47、62.14億元,每股凈資產為16.34、17.89、19.35元,對應10月10日收盤價的PB估值為0.40、0.37、0.34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太平洋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事件:重慶銀行公布2025年中期報告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75.27億元,同比+8.24%;實現歸母凈利潤31.90億元,同比+5.39%;年化加權平均ROE為11.52%,同比-0.25pct。
貸款增速強勁,對公業務深度受益區域戰略
公司深度受益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戰略,貸款投放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公司貸款總額較年初+13.63%,其中公司貸款表現尤為突出,較年初大幅+20.65%至3776.38億元,成為拉動規模擴張的核心引擎,零售貸款增速相對平緩,較年初+2.03%。貸款投向與區域發展戰略緊密結合,上半年公司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供信貸支持近1400億元,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資余額超470億元。
負債成本管控成效顯著,凈利差逆勢擴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凈利差同比+8bp至1.35%,核心驅動力在于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同比大幅-36bp至2.29%,降幅超過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的降幅(28bp)。2025年上半年公司凈息差為1.39%,同比-3bp,降幅有所收窄。客戶存款成本壓降效果顯著,平均成本率同比-31bp至2.33%,公司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成本均有明顯下降。公司通過主動下調“幸福存”等特色定存產品利率,有效控制長期存款成本。
非息收入短期承壓,財富管理業務亟待轉型
非息收入成為業績的拖累項。上半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大幅-28.62%至3.65億元,主因代理理財業務收入同比銳減59.77%,反映出在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背景下,公司財富管理業務面臨挑戰。公司通過積極的金市業務操作,實現了12.55億元的凈交易及證券投資收益,同比+7.63%,部分對沖中收業務下滑。
資產質量穩中向好,風險出清持續推進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不良貸款率較年初-8bp至1.17%,關注類和逾期類貸款占比實現“雙降”,關注率、逾期率分別為2.05%、1.58%,較年初分別-59bp、-15bp,資產質量前瞻性指標向好。分業務看,對公貸款不良率較年初-15bp至0.75%,風險化解成效顯著;零售貸款不良率較年初+30bp至3.01%,主要受個人經營性貸款(不良率6.23%)和信用卡(不良率4.19%)拖累。公司撥備覆蓋率較年初+3.19pct至248.27%,安全墊進一步增厚。
風險提示:貸款投放增速放緩、息差持續收窄、資產質量大幅惡化
來源:智通財經網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