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0月CPI數據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同比由降轉漲至0.2%,核心CPI漲幅連續6個月擴大至1.2%,這是否意味著消費領域的“通脹拐點”已現?結合社零、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以及消費板塊的估值與基本面變化,我們不妨從“數據解讀-趨勢判斷-投資機會”三個維度,拆解當前消費板塊的配置價值。
一、10月CPI超預期:短期受益于假日消費,但內需仍存在承壓信號
10月CPI的積極變化,本質是“假日消費+金飾上漲刺激”雙重因素的階段性釋放,而非全面復蘇的信號,這一點需要先厘清。
CPI上漲0.2%的核心驅動力有三:一是雙節消費拉動,國慶與中秋疊加直接推升服務消費——如賓館住宿、機票等的價格;二是黃金飾品價格上漲,對CPI環比的拉動作用較強。
從同比看,CPI由降轉漲的另一關鍵是“下拉因素減弱”——食品價格降幅收窄至-2.9%,能源價格降幅收窄至-2.4%。
表: 10月CPI的同比與環比表現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
但必須清醒看到,內需承壓的現狀尚未根本改變:一方面,10月社零同比增長2.9%,環比有所回落。另一方面,10月新增社融增長減速,居民長短貸款雙雙呈現負增長,或表明消費需求仍然偏弱,常態化消費動力仍需觀察。
二、長期趨勢:消費反超投資,消費“壓艙石”地位正在強化
如果將視角拉長,10月數據中一個更具里程碑意義的信號是: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2萬億元)已超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0.89萬億元) 。這一變化并非短期偶然,而是中國經濟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的必然結果。
圖:2003年以來,2025年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超過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
從經濟結構邏輯看,消費成為“三駕馬車”核心動力的條件正在成熟:其一,我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消費升級的長期趨勢未變;其二,政策端對消費的重視程度空前,從《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多條措施,到超3000億元規模的以舊換新專項支持,再到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一系列政策正在構建“增收-敢消費-能消費”的良性循環;其三,人口結構與渠道變革(如零食量販、社區團購)正在催生新的消費場景,這些結構性機會將持續為消費板塊注入成長動能。
短期的波動不改長期趨勢——隨著宏觀經濟復蘇逐步傳導至居民收入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進一步提升,而當前社零與固投在GDP拉動中的“位置互換”,正是這一趨勢的早期印證。
三、消費板塊投資機會:高端需求初現復蘇,高賠率窗口已至
回到投資視角,當前消費板塊正處于“短期催化+長期趨勢+估值優勢”的三重共振期,尤其是結合“勝率-賠率”框架,配置價值已較為明確。
1. 高端消費需求:復蘇跡象開始顯現
10月數據中,高端消費的回暖信號值得重點關注:一是服務消費中的“高端場景”復蘇,如澳門娛樂業收入今年2-9月以來保持每月同比正增長,國慶假期期間表現也十分亮眼;海南離島免稅人均消費1-9月以來也保持著每月同比正增長。這一變化對消費板塊的意義在于:高端消費往往是整體消費復蘇的“先行指標”。
2. 估值與賠率:板塊處于歷史低位,安全墊較厚
從“賠率”(風險收益比)角度看,當前消費板塊的配置性價比已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估值低位:截至2025年11月17日,中證消費50指數市盈率僅17.5倍,近10年以來的9%的歷史分位,即歷史上僅有不到9%的時間估值低于當前水平;中證港股通消費50指數市盈率僅20.9倍,近10年以來的17%的歷史分位,即歷史上僅有不到17%的時間估值低于當前水平。
資金面改善:25Q3主動偏股基金持倉食飲板塊的總市值占重倉股總市值的比例為4.9%,持股市值占該行業自由流通市值的1.04%,處于2010年以來的1.6%的水平。
圖:食品飲料(申萬)板塊基金持倉已回落至歷史地位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年9月30日
賠率視角:股息率視角來看,近年來消費板塊普遍提升分紅水平,截至2025年11月17日,中證消費50指數當前股息率為3.79%,已高于銀行(申萬)股息率水平。向下空間相對有限。
結語:窗口已至,耐心布局
10月CPI的超預期,標志著消費內部的結構性改善正在啟動,但全面復蘇仍需時間。對于投資者而言,而可把握兩個核心邏輯:一是消費“壓艙石”地位的長期強化,二是板塊估值與賠率的歷史優勢。從歷史經驗看,當消費板塊處于“低估值+政策支持+需求初復蘇”的階段時,往往是布局的最佳窗口。布局消費板塊β復蘇機遇,投資可以關注以下產品:
消費ETF易方達(159798):消費ETF易方達跟蹤的中證消費50指數由滬深兩市可選消費與主要消費(剔除汽車與汽車零部件、傳媒子行業)中規模大、經營質量好的50只龍頭公司股票組成,能表征市場上消費龍頭股的業績表現。截至2025年11月17日,中證消費50指數市盈率僅17.5倍,近10年以來的9%的歷史分位。
港股消費ETF易方達(513070,聯接A/C:018103/018104),它可以幫助投資者一網打盡潮玩、黃金飾品、茶飲、電商等港股消費領域的優質企業,分享新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電商公司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發展紅利。中證港股通消費50指數市盈率僅20.9倍,近10年以來的17%的歷史分位。
來源:有連云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