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國資物企也被以資抵債了。
9月25日,京城佳業(02210.HK)刊發了一則關聯交易公告,宣布受讓車位使用權抵銷未償應收款項。
具體來看,北京城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城承物業”)與北京新城金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新城金郡”)簽訂了一份抵銷協議。
據此,新城金郡將向城承物業轉讓38個目標車位使用權,以抵銷部分未償應收款項總計758.10萬元。
資料介紹,城承物業為京城佳業全資子公司;新城金郡是一家合資公司,穿透股權由新城控股集團間接持股51%,余下49%股權則由城建發展(600266.SH)直接持有,后者是京城佳業的控股股東之一。
此番以資抵債的38個目標車位,總建筑面積1591.51平方米,位于北京順義國譽府項目,由城建發展與新城金郡開發,城承物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公告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城金郡尚有1.09億元物業服務費用尚未向城承物業支付,余下336.3萬元將在車位抵銷部分結算完成后的15天內,以現金支付。
截至2024年7月31日,目標車位的賬面值約809.35萬元;獨立專業估值師評估同期的市場價值約為761.14萬元。
抵銷協議項下,交易完成后城承物業對目標車位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及其他合法經營管理的權利。即出租或出售,收益皆歸于城承物業。
從賬面和市場估值來看,京城佳業似乎賺到了。不過后續究竟如何變現、能變現多少,都還是個未知數。公告顯示,目標車位過往并無租金收入產生。
地產行業萎靡,物業公司傳統的好客戶——開發商們變得捉襟見肘,對物企賬單的優先支付度降低。延遲付款導致物業公司應收賬款激增,在最近幾期業績“答卷”中,諸多上市物企飽償了一輪或多輪的大規模計提之殤。
在此背景下,物管圈“以資抵債”潮起。
據樂居財經《物業K線》統計,僅在2023年就至少有10家物企與關聯方簽訂了14份資產與應收款的抵銷協議,涉及金額超過25億元。今年以來又添了宋都服務、朗詩綠色生活等。
復盤長長的名單,均為民營物企。京城佳業與新城金郡的這份抵銷協議,打破了這個局面。
事實上,京城佳業的應收款,尤其是關聯應收款占比擴大問題,很久之前就引發過投資者擔憂。
“翻開財務報表,賺到的是一大堆應收賬款。”樂居財經《物業K線》過往引用過的這句話,就是來自投資平臺上京城佳業的主頁。
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京城佳業實現總收入8.9億元,同比增0.17%;期內溢利約4697.3萬元,同比下降約23.7%。對此,京城佳業解釋稱,“主要是由于報告期應收賬款回款不及預期,導致預期信用損失增加。”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京城佳業關聯應收賬款2.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23億元同比增長26.01%,遠高于營收增速。這個問題在去年中期財報也有所體現,其2023年中期營收同比增幅33.4%,而關聯應收款同比增幅48.2%。
同期,第三方應收款約為6.47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6.37億元增長1.56%;而上一年同期,第三方應收款的同比增速約為47.6%。
今年上半年,京城佳業應收款撥備1.71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04億元增長64.42%。
不難看出,關聯方應收款拖欠明顯。

而本期業績中,京城佳業應收賬款和其它應收賬款預期信貸虧損約為3.45億元,計提減值同比增速69.12%。
相關標簽:
物業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