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財報季交卷敲響,港股物企靜悄悄,可能都還在抓緊時間查漏補缺。
2月28日,國資物企京城佳業(02210.HK)發布了2024年度盈利預警:預計溢利同比最多減少3成,這一期大考并不理想。
預警公告之后,京城佳業連續兩天收跌2.13%、3.00%,截至3月4日收盤,報3.56港元/股,市盈率(TTM)約4.72倍,總市值約5.22億港元。
具體來看,根據2024年度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評估及其他現有資料,京城佳業預計其2024年度錄得溢利介乎8100萬元至8680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1.16億元減少25%至30%。
“這股權激勵是不打算要了嗎”,有投資者銳評京城佳業這份盈利預警。
應收款之殤
預計溢利倒車,京城佳業給出了兩點解釋:
第一,為獲取市場份額,本集團在物業管理項目的前期及品質維護投入加大;
第二,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及本集團的會計政策,本集團對未收回的應收賬款計提了相應的減值準備。
在去年中期業績中,京城佳業幾項核心業績數據表現就已見端倪。2024上半年,其實現總收入約8.90億元,同比微增約0.17%;而期內溢利同比減少23.7%至0.47億元。彼時,其也解釋稱,主要是由于應收賬款回款不及預期,導致預期信用損失增加。
去年上半年,京城佳業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的預期信貸虧損約為3454.9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69.77%。
每一筆“爛賬”的應收款,都是對京城佳業利潤的壓力。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京城佳業應收款總額約為9.28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約8.47%;當期撥備約1.71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25.28%。其中,來自關聯方的應收賬款約為2.81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了約7%,占京城佳業同期營收規模的31.6%。
去年9月25日,北京城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城承物業”)與北京新城金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新城金郡”)簽訂了一份抵銷協議。據此,新城金郡將向城承物業轉讓38個目標車位使用權,以抵銷部分未償應收款項總計758.10萬元。
城承物業是京城佳業全資子公司,而新城金郡是一家合資公司,穿透股權由新城控股集團間接持股51%,余下49%股權則由城建發展(600266.SH)直接持有,后者是京城佳業的控股股東之一。
據公告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城金郡尚有1.09億元物業服務費用尚未向城承物業支付,車位抵銷部分結算后余下336.3萬元,將以現金支付。
此番以資抵債的38個目標車位,總建筑面積1591.51平方米,位于北京順義國譽府項目,由城建發展與新城金郡開發,城承物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雖然于2024年7月31日,上述目標車位的賬面值約809.35萬元,看似京城佳業在交易中淺賺了近60萬元,不過比起真金白銀流入賬上,物企接收不動產項目抵銷應收款也可能成為負擔。
后續究竟如何變現、能變現多少,都是未知數。京城佳業接收的38個目標車位,過往并無租金收入產生。
股權激勵變數?
早在2023年7月26日,京城佳業就發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股權激勵,建議采納股票增值權激勵計劃及相關授予方案。
根據公告,其激勵對象為公司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管理和技術骨干員工,涉及33人、總合計422萬股的股票增值權,所對應的H股股票數量約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2.88%。按照當時的股價計算,這422萬股的市值約為1198.48萬元。
北京國資委及京城佳業股東大會很快就批準了這份方案。2023年12月19日,其實施首次授予股票增值權:董事會向共計27名激勵對象,授予了總數為342萬股的股票增值權。
具體來看,執行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楊軍,擬獲授的股票增值權的份額最大,為20萬份;其次是兩位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羅周、姚昕,二人擬獲授的股票增值權的份額分別為17萬份;其他7名高價管理員、17名核心骨干分別獲授98萬份、190萬份。
首次授予后,股權激勵計劃方案下尚有作為預留授予80萬股增值權未進行授予。2024年12月16日,京城佳業董事會向4名核心骨干授予40萬股股票增值權。
若授予名單無重疊,目前京城佳業已向31名高管及核心骨干授予382萬股股票增值權。
而按照考核要求,2024-2026年,激勵對象需保證歸母扣非后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于15%、16%、17%;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均不低于25%;歸母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均不低于26%,且這三項還不低于對標企業75分位。
另外,2024-2026年公司物業增值服務收入分別不低于7億元、8.5億元、10.2億元,綜合收繳率分別不低于93%、94%、94%。
若激勵對象前一年度績效考核分值為80分及以上,則其行權比例為100%;分值為70分至79分之間,則其行權比例為80%。分值再低,則當期行權額度取消,增值權由公司注銷。
為激勵管理層和骨干鉚足勁大干一場,行權條件擬得可謂嚴苛。
事實上,京城佳業也在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其去年6月宣布,大股東北京城建集團已新成立北京高校后勤服務有限公司,以接收多家目標高校后勤公司的部分股權,并委托京城佳業管理。
當時涉及13家高校、共14家目標公司的各75%股權已明確納入到無償劃轉的范圍,且后續可能還有其他目標公司的部分股權也將納入無償劃轉的范圍。
殺進高校后勤服務市場外,去年12月16日,京城佳業還宣布更改募資用途:砍掉4778萬并購金為發展增值服務、數智升級,以及營運資金分別“充值”2276萬港元、985萬港元,以及1517萬港元。重新分配資金,京城佳業透露了一個重要業務布局:工地餐飲。
不過發力高校后勤、增值服務等,何時能迎來收割期?京城佳業管理層和骨干們2025年和2026年的股權激勵能否落袋為安?
相關標簽:
物業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