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全天震蕩反彈,創業板指領漲。
盤面上,算力硬件股再度爆發,勝宏科技等多股再創歷史新高。創新藥概念股維持強勢,恒瑞醫藥等漲停。軍工、商業航天概念股表現活躍。碩貝德20CM漲停。下跌方面,鋼鐵、煤炭等周期股集體調整,柳鋼股份等多股跌超5%。
截至收盤,滬指漲0.12%,深成指漲0.44%,創業板指漲0.96%。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27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74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450億。
AI熱潮“卷土重來”
今日,A股市場延續震蕩,三大指數均小幅上漲,個股間走勢分化顯著。
從熱點方向看,AI熱潮再度席卷市場。一方面,算力方向大漲,PCB概念強勢爆發,勝宏科技漲超17%總市值超1500億;另一方面,機器人方向盤中活躍,上緯新材尾盤觸及“20CM”漲停再創歷史新高,成為A股2025年以來首只10倍股。
消息面上,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創造了多個歷屆之最,超3000項的前沿展品、超800家科技企業參展、超100款全球首發。會上,華為首次線下展出昇騰384超節點真機,可視為是國產算力一大突破。
此次展會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展,超過150臺人形機器人同臺“出道”,特斯拉Bot、宇樹科技格斗機器人等展示具身智能在工業、服務場景的實用化進展、智元機器人發布“靈渠OS”開源計劃。
大金融也一度于盤中沖高,保險股漲幅居前,新華保險創下歷史新高。
消息面上,華泰證券表示,7月25日,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預定利率研究值為1.99%,觸發預定利率下調機制。該機構預計傳統險/分紅險預定利率或下調50/25bps 至2.0%/1.75%。持續降低新單負債成本有望緩解利差損壓力。同時,預定利率下調也有望提升新單盈利性和銷售積極性。
此外,固態電池、PEEK材料、影視等板塊同樣表現活躍。而以煤炭、鋼鐵為代表的周期股集體調整,超級水電概念同樣延續分化整理態勢。
整體而言,當前市場仍以震蕩輪動為主。機構認為,市場短期大概率會進入一段震蕩整理的周期,指數可能會在3600點上下進行反復波動,以消化前期積累的壓力,重點留意熱點題材分歧回調過程中的低吸機會或具更高之勝率。隨著市場的自我調整和修復,以及潛在利好因素的出現,市場情緒有望逐步企穩。
九大外資公募調倉曝光
近期,隨著基金二季報密集披露,外資公募的調倉路徑逐步顯現。
根據最新披露的2025年二季度持倉數據,摩根大通、貝萊德、摩根士丹利、富達、施羅德、宏利、聯博、路博邁及安聯九大外資公募基金的調倉路徑已浮出水面,清晰地勾勒出它們對后市預期的變化。
從持倉市值看,摩根大通仍是全市場持倉市值最高的外資公募,股票資產達225億元。其第一大重倉股依舊是寧德時代,合計持倉市值超23億元。此外,東山精密、勝宏科技、中際旭創等也進入摩根大通前十大重倉股。
摩根士丹利在藥明康德、恒瑞醫藥、人福醫藥、澤璟制藥、華潤三九等創新藥股上持續維持中高倉位。在其最新持倉中,中材科技高居榜首。
宏利基金同樣呈現“雙核心”格局。一邊是新易盛、滬電股份這樣的科技主線;另一邊則是華魯恒升、福斯特、江海股份、麥格米特等傳統制造或新能源材料股。其中,宏利基金已將新易盛作為全市場第一重倉股,單一持倉市值高達6.6億元。
從加倉環比變動幅度看,路博邁基金二季度股票市值增長高達491.66%,聯博基金也增長逾340%,調倉動作明顯更加激進。兩家機構的重倉股重合度也較高,以新易盛、生益科技、勝宏科技等為代表的科技制造鏈條成為加倉重點。
其中,新易盛幾乎被七家外資公募不同程度持有,宏利、摩根士丹利、貝萊德、安聯、施羅德等機構均出手買入該股。生益科技,同樣被摩根士丹利、宏利、聯博、富達多家機構加倉,尤其是摩根士丹利單季度加倉388萬股,重倉位列前五。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與消費等核心資產仍是多家外資的“心頭好”。貝萊德、路博邁、施羅德、聯博、富達等機構均在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美的集團、伊利股份等公司中維持或加大持倉。
A股步入牛市的基礎條件已具備
近期,上證指數反復沖擊3600點,往后看,A股市場將作何表現?
國投證券認為,增量資金公募、兩融、險資與外資罕見共振,當前基于流動性步入牛市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若全球博弈緩和或重現2020年“中美歐共振”,反杠鈴超額邏輯將獲持續支撐。
配置思路上,聯博基金副總經理朱良指出,主要聚焦兩大方向:其一為現金流充沛、分紅穩定性強的紅利型資產,這類企業具備穿越周期的防御屬性;其二則是凈資產收益率(ROE)具備持續提升動能的高質量標的,其成長潛力有望在長期維度中轉化為價值增值。
在板塊選擇上,尤其看好三條主線:
首先是紅利板塊。在利率偏低的環境下,能持續分紅的企業被視為“存款替代”。此外,證監會在2024年末發布了市值管理新規,加大對企業分紅、回購的激勵約束機制。這類政策導向將為紅利資產帶來長期價值重估。
其次是新質生產力板塊,即那些擁有高密度的無形資產、注重科技創新的企業,尤其是相關的民營企業。
最后是新消費板塊。如今消費者更重視情緒價值與體驗感,例如盲盒、游戲等產品,價格不高但體驗好,滿足了當下消費者“輕支出、高反饋”的心理偏好。這類“消費黑馬”將持續涌現,孕育著諸多投資潛力。
來源:證券之星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