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6 日至
28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及周邊核心展區落幕。作為這場全球科技盛會的焦點之一,九識智能攜最新一代無人物流車
Z5-2026 款高調登場,集中展現了其在
L4
級自動駕駛城配領域的前沿創新成果與規模化商業落地進展。

在城配無人車賽道,九識智能的Z5-2026款堪稱現象級產品。自亮相以來,它不僅蟬聯行業銷量榜首,更成為快遞、商超、生鮮等領域的“標配”。這款車究竟憑何成為行業“頂流”?從快遞網點到生鮮倉庫,從社區驛站到鄉鎮貨場,這款無人車的身影正滲透到城市物流的每一個角落。它的成功,既是技術迭代的必然結果,也是行業需求與商業邏輯雙重驅動的產物。

技術破局:從“替代人力”到“重構效率”的底層支撐
城配物流長期困于“效率天花板”——人力成本高企、末端配送耗時長、復雜場景適配難。九識智能Z5-2026款通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深度應用,逐一擊破這些痛點搭載2個半固態激光雷達、7個環視相機與超長焦鏡頭,車輛可在城中村窄路、商超卸貨區等復雜場景中精準識別行人、占道攤位及其他障礙物,動態規劃最優路徑。基于2000萬公里真實運營數據訓練的AI算法,系統可提前預判突發狀況。雙電機驅動與線控底盤技術實現厘米級定位,貨箱容積6.5-7.4m3可調,適配快遞、生鮮、商超等8大場景。右側小飛翼門(遮雨)、對開門(叉車裝卸)、360°尾門(無障礙取貨)的模塊化設計,讓同一輛車可滿足分揀中心、社區驛站、農貿市場等不同需求。

這種技術突破的意義遠不止于“無人化替代”。在成都生鮮倉,Z5-2026款通過動態路徑規劃與溫控貨箱的配合,將生鮮貨物損耗率從8%降至2%;在內蒙古快遞網點,車輛夜間裝卸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歸零。技術正在從“工具”升級為“效率引擎”。

場景革命:從“標準化產品”到“行業專屬解決方案”
傳統城配車輛常因“功能固化”被詬病,而Z5-2026款以“場景定義產品”理念,重新定義了“一車多用”的可能性。在快遞場景中,小飛翼門設計解決社區“最后一百米”投遞難題,遮雨棚保護包裹免受雨淋;夜間裝卸時,雙側補光燈+高亮標識提升可見性。在商超場景中,對開門貨箱無縫對接叉車托盤,裝卸時間的縮短。支持生鮮、家電等重型貨物混合擺放。在四川大涼山,能直接開進果園,全系標配的尾門設計更是實現了360度無障礙取放貨,讓"最后一公里"的裝卸效率獲得革命性提升。
這種場景定義的設計思維,讓同一款車型能夠靈活適配不同客戶的作業場景和流程需求,真正做到了"一車多用"的智能適配。

商業重構:從“成本焦慮”到“價值共生”的生態共贏
在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的永恒命題下,Z5-2026款通過技術手段將“降本”做到極致,更以商業模式創新推動行業生態變革:全生命周期成本測算顯示,Z5-2026款單公里能耗成本降低,人力成本歸零,綜合成本降幅達62%。本次亮相的Z5-2026款實現了多項突破性升級:更大的貨箱容積、更強的載重能力,以及提供兩種可選貨箱門設計,讓客戶能夠根據實際配送場景選擇最適合的配置。這些創新標志著城配無人車正式進入"場景自定義"時代,能夠更好地滿足物流行業對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也充分展現了九識智能在自動駕駛城配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硬件+服務”生態綁定:免費贈送FSD(全自動駕駛)功能試用,客戶可先體驗后付費;開放API接口,與企業的ERP系統無縫對接,訂單、調度、結算全流程數字化。
在這個意義上,Z5-2026款的成功,是技術、場景、商業鐵三角的勝利。它不僅重新定義了城配無人車的標準,更悄然推動著整個物流行業向智能化、柔性化、綠色化轉型。當無人車開始理解行業語言、讀懂場景需求時,真正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