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發布研報稱,首次覆蓋中船防務(00317)給予“買入”評級。公司受益于全球造船周期上行與自身產能釋放,預計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17、28億元,對應PE分別為18、11、7倍,當前市值/手持訂單金額(PO)為0.42倍,顯著低于近10年均值(0.53倍),處于歷史低位。結合高價訂單交付提速、老船替換需求充足及同業競爭解決預期,公司業績彈性與估值修復空間充足。
申萬宏源主要觀點如下:
造船業供需緊張格局持續存在
需求端,老船替換為核心主線,全船型替換進度剛過半,替換需求充足,本輪新增環保政策影響,替換周期有望拉長。供給端,上輪周期后全球活躍船廠數量大幅下降,當前產能僅為上輪高點的74%,即便2030年產能恢復至上輪高點的85%,仍無法滿足遠期交付需求,供需緊平衡支撐船價維持高位。
年初以來壓制中國造船市場的悲觀因素出現變化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根據301條款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進行調查并發布了政策公告,受制于此,年初以來船東觀望情緒強,造船市場成交量大幅下降,船價陰跌。2025年2月301初版方案出臺后中國新簽造船訂單在3月被韓國超過,4月301第二版方案較前一版已有明顯松動,中國船廠新接訂單量也在月度層面重回第一水平,此前積壓的造船需求有望釋放,重新帶動訂單量及船價上行。
公司2028年排產較2027年提升幅度較大,遠期業績彈性充足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CGT口徑下黃埔文沖、廣船國際2028年排產較2027年增幅58%、34%,金額口徑下,兩船廠2028年排產較2027年增61%、41%。當前交付訂單多簽訂于2021年開始的船價上行周期,且鋼材采購成本隨鋼價下行回落,高價訂單與低成本鋼價的剪刀差持續存在。產能釋放伴隨利潤率提升可為公司提供充足的業績彈性。
關注中船集團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的進展
中船集團重視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曾于2025年1月公告對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集團承諾五年內解決黃埔文沖與中國船舶的同業競爭問題,后續進展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民船新接訂單不及預期,航運景氣度下滑,鋼價大幅上漲與人民幣大幅升值。
來源:智通財經網
相關標簽:
智通財經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