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發表研報表示,在全球AI快速發展導致電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憑借顯著的電力成本優勢、需求端多重增長動力及供給端收緊態勢,中國鋁業板塊具備強勁投資價值。美銀將中國宏橋(01378)2026-2030年盈利預測上調5-14%,目標價從35港元上調至38港元,維持“買入”評級。支撐邏輯包括6%-7%的股息收益率、2025年底西芒杜項目投產、股份回購支撐以及2026年9倍市盈率的估值優勢。
美銀在報告中表示,中國鋁企的核心競爭力源于顯著的電力成本優勢。中國電價較印度低20%,較歐美低30%-60%,而鋁生產每噸需消耗13500千瓦時的電力,這使得中國鋁企較其他地區同行享有每噸1200-3600元人民幣(約170-500美元)的成本優勢。
同時,全球數據中心電力消耗預計將從2024年的416太瓦時增至2030年的946太瓦時,年復合增長率達15%,海外市場面臨電力短缺和電價上漲壓力,而中國電力產能充足,未來幾年這一成本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此外,中國國內約4500萬噸的鋁產能上限已確立,全球高成本生產商(第95百分位成本約2400美元/噸)將為中國鋁價提供支撐,2025-2027年行業利潤率有望持續擴張。
需求端方面,盡管基準情景預計2026年鋁需求增長2%,但AI數據中心、儲能系統和特高壓領域將帶來顯著增長彈性。美銀預測,到2030年AI數據中心鋁需求將從2025年的33萬噸增至69.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16%;2025-2026年儲能電池出貨量預計分別達500GWh和650GWh,對應鋁需求將達25萬噸和32.5萬噸;特高壓領域雖然2025年審批進度放緩,但2026年新五年規劃出臺后審批有望恢復正常,成為增量需求重要來源。
供給端則呈現收緊態勢,世紀鋁業(CENX.US)、South32(SOUHY.US)和力拓(RIO.US)等國際廠商因各種電力問題面臨的減產或關閉壓力,這進一步凸顯了全球供應面臨的挑戰。
因此,基于供需緊平衡和成本優勢擴大的判斷,美銀認為中國宏橋等低成本一體化生產商的周期性將減弱,估值有望重估。
來源:智通財經網
相關標簽:
智通財經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