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云代表劉碩(右二)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11月17日,在巴西舉行的第三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上,《2025美麗中國·綠色空間使用者年鑒》正式發布,集中呈現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攜手萬物云等機構發起的“綠色空間使用者行動”。
??這部中英文雙語年鑒以獨特視角,展現了中國民眾在生活、商業與公共空間中的綠色創新實踐,詮釋了全民參與生態文明的豐富內涵。“這是中國普通民眾用行動書寫的‘綠色答卷’,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基層實踐的生動寫照。”
??該行動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指引下,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萬物云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院、企業碳中和行動、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于2025年上海氣候周期間共同發起。
??年鑒案例繪制出一幅生動的綠色發展圖景:在街道社區,居民將落葉轉化為堆肥資源;在商務樓宇,物業服務企業運用AI技術實現高能耗設備智能調控,V2G技術使電動汽車成為樓宇的柔性儲能單元;在城市空間,分布式儲能系統將園區、建筑轉化為虛擬電廠,支撐電網穩定運行;在城鄉校園,師生將生物課程與生態花園建設結合,打造寓教于綠的實踐空間;在產業園區,光伏發電為企業提供清潔能源,創造綠色經濟效益。這些案例以“用好既有資源”為核心,實現“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三位一體的有機統一,彰顯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態治理新范式。

??
2025年4月,“綠色空間使用者行動”在2025上海氣候周“氣候燈塔”主會場正式啟動。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健、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副主任劉一峰、萬物云可持續發展中心氣候總監湯焱婷及中國企業氣候行動代表共同為行動揭幕。
??當前綠色轉型呈多層次、全方位推進態勢,基層實踐的價值在于展現普通民眾的普遍行動——社區居民、學校師生、商場管理者、物業服務人員等通過親身參與,貢獻出豐富的一線智慧。這種以社會價值為導向的全民參與模式,與工業領域減排行動形成互補,共同構建完整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
??目前,所有案例已通過“企業碳中和行動”官網向全球開放共享。這些來自中國基層的綠色實踐向世界表明:當每個人都成為生態環境的積極保護者、自覺建設者,才能成為真正的受益者;當“沒有旁觀者”的理念化為全民行動,美麗中國建設就能獲得最深厚根基,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基層的綠色創新證明,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民參與模式,不僅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路徑,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中國方案。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