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一弟
最近,上海的一些外賣小哥,集體拉黑了一個高檔小區——
仁恒公園世紀。
這個小區不允許外賣騎手單獨進去送餐,業主點單以后,負責配送的外賣小哥,需要走完一套標準流程——
先在門口集中報到,由保安帶到地下車庫,再統一坐上擺渡車。
外賣還得按照樓棟順序來逐一配送,一個騎手上樓送餐,保安下車全程陪同,寸步不離。
其他騎手就坐在擺渡車上傻等,輪到自己配送訂單所在樓棟時,再下車上樓送餐。
這一套流程走完,業主的面條坨了,外賣小哥超時了。
保安上樓下樓,來回折騰,也跟著累個半死。
在仁恒公園世紀小區里送外賣,騎手的平均配送時間,要比其他小區多花十來分鐘。
據說,有位外賣騎手,曾經花了40分鐘,才配送完一單——
“他運氣不好,到了小區擺渡車剛好滿員開走,需要等前一批騎手配送完以后,再進小區坐車送餐。”
外賣小哥的工作,跟時間賽跑,精確到分鐘計算,爭分奪秒。
結果,在仁恒公園世紀小區里送餐,外賣騎手頻繁超時——
一個小時送不了幾單,賺不到配送費不說,還得被扣錢罰款,根本劃不來。
有些外賣小哥,一看到這個小區的訂單,就頭皮發麻——
有時候被迫接單以后,自己加價5塊錢轉單給其他騎手,都沒人愿意接單。
最后,只能自認倒霉,自己去小區里配送,乖乖地被折騰。
現在,上海越來越多的騎手,開始學聰明了——
他們拉黑了仁恒公園世紀小區的外賣訂單,主動避坑。
畢竟,惹不起,躲得起。
這幾年,也有外賣站點嘗試跟小區物業做過溝通,但無濟于事。
仁恒公園世紀是上海有名的豪宅小區,位于內環內的浦東新區,旁邊就是世紀公園。
這個小區在2017年建成,有11棟住宅樓,總共725戶。
它的戶型面積,最小的上百平米,最大的兩三百平米。
目前,在中介平臺上,小區二手房掛牌價超過14萬/平米。
總價上千萬起步,最貴的報價三四千萬。
仁恒公園世紀的開發商,是來自新加坡的仁恒置地。
它的老板——鐘聲堅,雖然拿著新加坡的身份證,但其實是個潮汕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遠下南洋,從貿易起步,賺到了第一桶金,又拓展到了造紙、化肥、印刷等工業領域。
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鐘聲堅便一頭扎進了房地產。
雖然仁恒置地在新加坡上市,但主要業務在中國內地,賺的還是中國人的錢——
在上海、南京、深圳,都有仁恒置地開發的代表性豪宅。
改革開放之初,最先進入中國內地的外資,是香港、新加坡的地產商。
作為發達地區,從一開始,這些外資開發商身上,就被打上了高大上的標簽。
一直到現在,它們在國內開發房地產,依然有身份上的優越感,很多還被看作是豪宅的代名詞。
但其實,這幾年,國內樓市下行,仁恒置地也受到拖累——
打折降價、甩貨保命,已經偃旗息鼓了。
國內所謂的豪宅小區,房子不一定建得多么好。
有些豪宅的質量,根本沒眼看——
有人說,刨去地價,豪宅和保障房的成本價,其實差不多。
這些豪宅的段位,主要靠價格撐起來的——
不僅地價貴、房價貴,物業費也高得離譜。
仁恒公園世紀小區的物業公司,就是仁恒置地旗下的物管企業——
上海仁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每個月的物業費,是6.5塊錢/平米,相當于有些小區物業費的兩三倍以上。
在仁恒公園世紀小區,一套兩百平米的豪宅,光是物業費,每個月就要1300塊錢。
豪宅想賣到高價,房子質量又不那么好,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找補——
比如,圍墻壘得高高的,大門關得緊緊的,保安卡得嚴嚴的。
它要人為地制造一種尊貴感——
讓住在里面的業主覺得高人一等,房子就值得賣這么貴。
高端的豪宅小區,房價貴、物業費高。
按理來說,小區的物業管理,應該很人性化,充滿人文關懷。
結果,業主想點個外賣、騎手進去送餐,設置了層層關卡——
業主的餐食涼了,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體驗感下降;
外賣小哥被折騰到頻繁超時,怨聲載道,只能拉黑小區訂單;
還有保安,也要跟著受累,來來回回折返跑。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只有開發商和物業公司的高管們,覺得給到小區業主尊貴感了。
最近,上海的很多外賣小哥,在網上不斷發視頻曝光,集體吐槽仁恒公園世紀小區。
有熱心網友給小區物業提建議——
要么讓騎手把外賣送到門口,物業再安排專人給業主送上門;
要么像現在很多酒店一樣,來點科技與狠活,用機器人在小區里代送外賣。
這些省時省力又省心的建議,物業公司一個也聽不進去。
依然是我行我素,嘴比樓里的鋼筋都要硬——
“這是權衡以后做出的規定,該制度已實行數年。”
“物業暫未收到業主的投訴,小區里還是有外賣員接單。”
對物業公司來說,每個小區都是一頭現金奶牛——
物業費是固定的,想要賺更多的利潤,就只能拼命摳成本。
最近幾年,房地產市場低迷,開發商哀鴻遍野。
它們旗下的物業公司,卻仍然能賺到暴利,賬上趴著大把現金,還偷摸著給母公司輸血。
如果讓外賣小哥把餐食送到門口,物業再安排專人給業主配送,這就需要增設崗位、添人手。
或者給保安加工資,讓其代勞。
而在小區里使用機器人配送,更是一筆不菲的投入,需要增加采購和運行維護的成本。
從物業公司的角度,現在這一套流程,還是最經濟劃算的——
不用添人手、加工資,也不需要額外成本。
這些豪宅小區,營造所謂的高端、尊貴感,靠的不是人性化管理和人文關懷。
它們耍的是一些套路和手段,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其實,就是不把人當人看——
業主在他們眼里是綠油油的韭菜、鼓鼓的錢袋子,只管催著他們早點交物業費。
平時,業主有需求,物業的態度是禮貌的,服務是沒有的。
戴著頭盔、踩著電動車、身著黃馬褂的外賣小哥,仿佛他們不是在工作,而是溜進小區里做賊。
所以,在仁恒公園世紀小區里,外賣小哥上樓送餐,需要安排保安貼身跟隨,寸步不離。
防外賣騎手,比防賊還狠。
還有跟著一起折騰的小區保安,更是牛馬。
那些坐在空調房里吹著冷氣的物業高管們,好像只要保安在門衛室里坐著,他們就渾身難受。
只有讓保安樓上樓下地跑起來,在小區進進出出地忙起來,他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
每個月給人發幾千塊錢工資,你要人家玩什么命啊。
現在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吹得天花亂墜。
但凡在高強度的服務性行業,用上一點科技手段,都能解決不少效率問題。
可是,這年頭,人力還是最便宜的。
所謂的人口紅利,不就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嘛。
把一群人不當人,另一群人的優越感、尊貴感,立馬就上來了——
看吧,哪怕是豪宅小區,每個月收著6.5塊錢/平米的物業費,他們也還是不想做好服務。
只是杵在那里,一味地惡心人。
本文來源:拾遺地
來源:拾遺地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