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一弟
這幾年,華潤置地的房子質量,讓人一言難盡。
它定位高端,吹噓品質。
但在全國各地交付的很多樓盤,都遭遇過業主維權。
按下葫蘆浮起瓢,根本捂不住。
最可恨的,還不是房子質量,而是華潤的態度——
買房時,吹得天花亂墜;交房時,搞得一地雞毛。
前后兩副面孔,碰到項目維權,從來就沒把業主當回事。
在地產行業,華潤置地是央企大明星。
所以,當業主堵門討說法的時候,它很懂黃教主的霸總心態——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p>
最近,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網紅盤——中環置地中心·潤府,又讓準業主們扎心了。
這個項目位于上海寶山區,去年開盤入市,備案均價將近7萬/平米。
到今年,中環置地中心·潤府已經連續推盤十幾次,賣了兩千多套,銷售額有一兩百億了。
十一弟查了下——
去年,上海樓市榜單上,中環置地中心·潤府成交1291套,排名第一;
銷售額將近102億,排名第七。
靠著這個熱銷的網紅盤,華潤置地去年在上海的銷售業績,增長到了294億,躋身前四。
今年,中環置地中心·潤府,依然賣得火熱——
到上個月,單盤銷售額將近64億,在上海樓市排名第八;成交了741套,排名第四。
兩年前,華潤置地花了70億地價,拍下中環置地中心·潤府地塊。
平均樓面價不到2萬/平米,房價卻賣到了將近7萬/平米。
地價與房價之間,每平米有5萬塊錢的價格差,利潤空間很大。
對華潤置地來說,這個網紅盤是它在上海的門面,應該打出口碑,叫座又叫好。
可它還是不爭氣,干砸了招牌。
這個月,中環置地中心·潤府組織業主進行了一次預看房——
在正式交房之前,讓業主提前看到自己的房子,了解交付品質,并反饋意見。
預看房結束以后,華潤置地自吹自擂,自我感覺良好。
在它的宣傳資料里,業主們似乎看得熱熱鬧鬧、歡天喜地——
“整個預看房活動期間,上千組業主如約而至,到訪率97%?!?/p>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歡聲笑語絡繹不絕,快門聲此起彼伏?!?/p>
華潤置地是個擅長用形容詞講故事的高手——
它賣弄文字,預看房被它描述得一片歲月靜好。
可有些業主,并不這么覺得。
看完房以后,根本笑不出來——
“當初售樓處的大堂,跟實際交付的入戶大堂,差距太大,好比精裝房與毛坯房,天壤之別。”
“小區景觀、兒童活動區,貨不對板,效果停留在宣傳冊,兌現不了承諾的品質。”
“廚房、衛生間的吊頂內,供電線路(BV線)未穿管保護,線纜直接裸露,存在短路和觸電風險?!?/p>
“護欄變形,淋浴間大理石斷裂,吊頂內排氣管缺少固定支架,存在安全隱患?!?/p>
“多個臥室、衛生間門扇無法上鎖,閉合不嚴,啟閉沖突,與浴霸碰撞?!?/p>
“櫥柜、浴室柜普遍存在柜門閉合不平,啟閉剮蹭,阻尼脫落等情況。”
這次預看房,從重大安全隱患到功能性缺陷,再到普遍性的工藝品質問題,業主們挑出來一大堆毛病。
看完房以后,有個業主記錄下了自己的心態變化,很詩意——
“簽約那天,我們坐在示范區已經建成的氣派的歸家大堂,欣賞著沙盤上那層次分明的中央景觀軸,暢想著孩子在草坪上追逐蝴蝶的場景,連簽約時因湊齊首付而透支的信用卡賬單,似乎都變得不那么刺眼。”
“畢竟,這是我們舉家之力置換的終極居所,是告別20平米出租屋、50平米動遷房后,真正意義上承載三代人生活夢想的港灣?!?/p>
“可是,預看房那天走出小區,我和老公在昏暗的馬路邊站了整整半小時。秋風卷起落葉打在臉上,竟比不過心里的寒意?!?/p>
“這種從云端跌落谷底的失重感,比當年找不到工作時更令人窒息——那時只是個人對未來的迷茫,而現在破碎的,是全家人用信任和期待編織了半生的夢?!?/p>
十一弟查了下,中環置地中心·潤府主推一兩百平米的大戶型,總價最低也要六七百萬,最高需要上千萬。
普通家庭勒緊褲腰帶,掏空六個錢包,欠了一屁股債,估計才能勉強夠得到上車門檻。
結果,還沒等到交房,就要走上維權之路了。
當初的預期有多高,現在的失望就有多大。
氣不過的業主們,組建了維權工作組——
他們把各家各戶在預看房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整理匯總,派出業主代表,去跟開發商談判,督促其進行整改。
在與業主代表召開的溝通會現場,華潤置地來了一通騷操作——
業主來的人多,它第一時間報警,喊來了帽子叔叔,維持秩序,控制場面。
防火防盜防業主。
既然維權討說法,業主們的第一個訴求,就是讓對方說了算的人出來溝通。
他們想跟開發商的領導直接對話,解決問題。
但華潤置地的相關負責人,全都躲了起來,用手機遙控指揮底下的人出面應付。
這跟當年阿山被坑了八千萬,沖著托尼罵罵咧咧的劇情,一模一樣——
“現在做大的不出來,讓小的出來頂???”
華潤置地應付名下項目投訴,交給了一個專門設立的部門——
客戶關系部。
中環置地中心·潤府的業主維權,華潤置地建了一個五人微信群——
中環客訴溝通群。
群里有個叫李倩的,是華潤置地上海公司客戶關系部負責人。
還有個叫余亞的,是李倩手底下的,職位是客戶經理。
在溝通會現場,余亞出面應付業主,并在微信群里向李倩匯報。
李倩沒有露面,捧著手機遙控指揮,一直給現場的余亞支招——
“余亞,你們想辦法制造個沖突,順勢倒地。”
余亞回復李倩——
“鬧得有點兇,民警也到了?!?/p>
“非要見領導?!?/p>
“有個女業主沖撞我了,現場民警控不住了?!?/p>
李倩順勢回復,激動萬分——
“你倒?!?/p>
“直接可以抓了?!?/p>
好家伙,業主來現場溝通整改,你要演戲碰瓷,利用帽子叔叔的銀手鐲,把人送進去。
別家買房送車位,華潤買房送手銬。
現場出面的余亞,與躲起來遙控指揮的李倩,在微信上一唱一和、自導自演。
但世界是個草臺班子——
余亞在手機上聊得很起勁,一時忘形。
他的聊天頁面,被一位眼尖的業主偷瞄到,還順手拍了照。
拙劣的馬奎。
有業主把照片發給了媒體,華潤置地的這一通騷操作,引來群嘲,上了熱搜。
這真是自作聰明、弄巧成拙了——
原本覺得能在業主和帽子叔叔面前導演一場大戲,不料小丑竟是自己。
壞人絞盡腦汁,不如蠢人靈機一動。
好在現場明眼人多,他們的小心思,被業主們拍了照,當場識破。
據說,華潤置地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在現場表演倒地。
雖然有人大喊業主撞到了自己,雙方發生了爭吵。
但經過安撫,沒有發生更激烈的沖突。
在華潤置地,專門負責跟業主溝通的客戶關系部,都在耍心機、搞算計、上手段。
可想而知,這家大央企對待業主的態度,是何等的輕蔑與傲慢。
合同一簽,房子賣了,遇到業主維權,它的套路很簡單——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中環置地中心·潤府的業主維權,熱搜發酵,全網群嘲。
眼看著事態失控,兜不住了。
華潤置地終于跑出來,作了回應——
“目前,項目還在施工中,尚未交付,我們充分理解業主對項目品質的關注?!?/p>
“針對個別員工發表的不當言論,我司非常重視,已進行嚴厲批評教育,并會嚴肅調查。”
華潤置地的潛臺詞——
我的林子很大,什么鳥都有。
問題出在個別員工身上,并非公司授意,也不能代表公司。
看吧,各行各業都一樣——
有功勞業績,都是領導的;出了事,就要拉臨時工來頂包了。
就算你為公司扛炸藥包,充惡人、當打手。
當公司要甩鍋的時候,拋棄你都不帶半點猶豫的,果斷切割,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
尤其是底下干活的基層員工,千萬小心——
那些遇事躲起來,遙控指揮你在前面堵槍眼、當炮灰的領導,陰著呢。
業主溝通會上,竟能出此下策,不擇手段。
華潤置地客戶關系部的這倆人,人品和職業素養,沒一樣沾邊。
只不過,十一弟想多追問一句——
“究竟是怎樣的企業文化,才能滋養出來這樣的領導和員工?!?/p>
罰酒三杯,又該翻篇了。
本文來源:拾遺地
來源:拾遺地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