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靳文雨
菲林格爾的控制權裂變余波仍在蔓延。
繼今年6月完成控制權重構后,10月15日公司再發公告,德籍董事長Jürgen V?hringer申請辭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委員等全部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這場持續大半年的治理調整終于迎來關鍵節點。
辭職的Jürgen V?hringer是菲林格爾發展歷程中極具標志性的人物,這位1959年出生的德國籍碩士擁有深厚的行業積淀,其家族企業早年曾為奔馳供應車內木飾,而他本人12歲便掌握手工制作小提琴的技藝,對木質工藝有著天然的敏感度。
自1986年起,他便擔任德國菲林格爾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深度參與品牌國際化布局,1996年與中方伙伴丁福如攜手創立上海菲林格爾后,連續擔任五屆董事會董事長,陪伴企業從本土化運營逐步成長為2017年登陸A股的家居上市公司,其任職跨度在中外合資家居企業中并不常見。
此次辭職實則是公司控制權變更的必然結果,今年6月披露的股權交易方案揭開了這場治理重構的序幕:原實控人丁福如及其一致行動人向安吉以清轉讓25%股份,安吉以清及其實控人金亞偉由此成為新控股股東,獲得6席董事席位;
同時,第一大股東德國菲林格爾控股將27.22%股份轉讓給三家金融機構,徹底退出公司;交易完成后,丁福如持股比例降至19.56%,僅保留1席董事席位。菲林格爾實際控制人也由“丁福如”變更為安吉以清的實際控制人“金亞偉”。
這場控制權更迭前,Jürgen V?hringer與公司管理層的矛盾已公開化,核心分歧聚焦于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他在2024年年報審議環節明確表示,無法保證年報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直指公司存在2020年至2025年初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的問題,僅2024年便發生關聯交易3370.07萬元,而管理層未及時向董事會和監管機構報告。
在此前的董事會上,他還曾對包括半年報、募集資金使用報告在內的多項關鍵議案投出棄權票,治理層面的裂痕可見一斑。
管理層的信任危機背后,是菲林格爾持續承壓的業績基本面。作為專注于強化復合地板、實木復合地板及全屋定制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近年陷入業績困境,已連續兩年出現虧損。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3730.71萬元,凈利潤率為-14.64%。
2025年上半年營收雖同比增長13.83%至1.36億元,但歸母凈利潤仍虧損2692.92萬元,凈利潤率進一步降至-27.04%。從季度數據看,2025年一季度單季虧損達1400萬元,凈利潤率跌至-48.90%,短期盈利壓力顯著。
按照監管要求,由于 Jürgen V?hringer 的辭任將導致董事會人數低于法定最低,他需在新任董事選舉產生前繼續履行職責。
這場管理層嬗變,既是控制權更迭后的必然結果,也是公司治理重構的重要起點。對于菲林格爾而言,如何在新管理團隊帶領下修復治理體系、提振經營業績,將成為資本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
相關標簽:
家居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