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靳文雨
當超九成國人受困于睡眠問題,智能睡眠市場正從藍海加速走向紅海。
根據相關機構數據,2024年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為5349.3億元,預計2027年將增至6586.8億元,其中智能床墊品類年復合增速超36%。
但賽道繁榮背后,供給端的短板同樣顯著:僅3%消費者認可現有產品改善效果,多數產品仍停留在被動監測階段。就在頭部企業加速布局的窗口期,新玩家睡力矩陣的融資動態,為這場產業變革注入了新的觀察樣本。
10月10日,睡力矩陣宣布完成天使輪融資,由追創創投獨家投資。盡管未披露具體融資金額,但投資方的行業背景值得關注。
據樂居財經了解,作為睡力矩陣天使輪獨家投資方,追創創投成立于 2023 年,核心基因源自獨角獸企業追覓科技,是兼具產業深度與資本實力的 “產業型創投平臺”。
業務版圖上,追創創投主要錨定 “AI + 機器人” 主線,圍繞泛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精準覆蓋上游硬件、機器人軟件、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四大領域。
截至 2025 年,其已對外投資 20 家企業、控制 42 家關聯主體,投資組合含千訣科技、魔法原子等前沿項目,且被投企業可復用追覓科技供應鏈、渠道等資源。
此次投資睡力矩陣,是其 “AI + 消費智能硬件” 布局關鍵落子,既契合自身智能家居生態延伸需求,也能通過生態資源為睡力矩陣提供供應鏈、研發等賦能,超越單純財務支持。
在智能睡眠賽道融資趨嚴的2025年,這樣的資本背書為睡力矩陣這個新玩家站穩腳跟提供了關鍵支撐。
從業務來看,睡力矩陣精準錨定智能睡眠家具核心賽道,主打“人體工學+智能傳感”的產品邏輯。與傳統家居企業不同,其業務并非單一智能床墊的生產銷售,而是致力于構建涵蓋智能床墊、智能枕頭的產品矩陣,通過傳感技術實現睡眠狀態實時監測,并輸出個性化改善方案。
這一定位恰好切中行業痛點——當前市場中智能床墊滲透率僅4%,且主動調節功能普遍缺失,為新入局者留下了差異化空間。
睡力矩陣的入局,實則是智能睡眠賽道新勢力崛起的縮影。2024年以來,除了這家新銳企業,賽道已迎來多股新力量:科技公司跨界入場,將AI算法與睡眠監測深度融合;傳統家居企業拆分獨立品牌專攻高端智能線;甚至有醫療背景的團隊攜健康數據優勢切入。而無論新舊玩家,都將技術突破作為核心發力點。
頭部企業的布局早已指明方向:喜臨門聯合強腦科技推出腦機接口床墊,實現睡眠全周期干預;慕思股份搭載AI潮汐算法,基于百萬組數據實現自適應調節;麒盛科技發布睡眠智能體,深化鴻蒙生態聯動。
技術競爭已從早期的材料革新,升級為AI算法、傳感技術、生態聯動的綜合比拼,而健康數據的積累與應用正成為新的競爭壁壘。
對于睡力矩陣而言,融資僅是起點。在喜臨門、慕思等巨頭已構建技術與渠道壁壘的市場中,如何依托創始人行業資源實現差異化突破,將資本注入轉化為技術成果與市場份額,是其亟待解決的命題。
但從行業視角看,新勢力的加入無疑將加速技術迭代與市場煥新,推動智能睡眠從“可選消費品”向“健康必需品”跨越。這場由需求驅動、技術賦能、資本加持的產業革命,正重塑中國家庭的睡眠生態。
相關標簽:
家居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