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王敏
上海八批次土拍199億收官,再出新“地王”。
10月20日,上海2025年第八批次土地出讓正式開拍,共推出6宗地塊,分布于徐匯、靜安、楊浦、寶山、松江五個區,起始總價約185億元,最終地塊全部成交,3宗地塊溢價成交,3宗地塊底價成交,共攬金近199億元。
至此,上海八批次土地出讓總金額累計達到1233.37億元。若算上協議出讓地塊,截止10月20日,上海土地成交總金額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近三成。
從房企來看,八批次吸引了中海、保利發展、保利置業等20余家企業參拍,央國企仍是主力。
這場土拍,最耀眼的當屬徐匯濱江地塊。起始樓板價就高達13.5萬元/㎡,引來中海、保利、招商蛇口-西岸集團-濱江集團聯合體三方廝殺。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時隔十年以來,濱江地產再次出現在上海土拍,但是很不幸沒有拿到地。
最終,中海以44.65億元將其收入囊中,成交樓面價14.85萬元/平方米,溢價10%,刷新同板塊綠城潮鳴東方的“地王”紀錄(約13.5萬元/平方米)。
業內普遍預測,項目大概率會打造洋房 部分疊墅的高端產品線,售價有望劍指20-25萬元/㎡,將成為徐匯濱江的又一頂豪標桿。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推出的6宗地塊均無中小套型比例要求,標志著執行近二十年的“7090”政策迎來實質性調整。該政策曾長期主導上海新房市場供應結構,而此次解綁“中小套型限制”,被視為與當前改善型需求高度契合的市場化舉措。
在業內機構人員看來,上海本輪土拍持續釋放優質地塊,結合9月出臺的“好房子”建設新政,此次出讓地塊具備較高開發潛力。但同時,此次土拍整體溢價率維持在15%以內,說明市場熱度在趨于平穩。
丁祖昱分析稱,以上海為代表的高能級城市優質宅地出讓頻次下降,也是土地市場熱度下滑的重要原因。隨著九批次地塊信息出爐,上海供應端明顯迎來結構性調整,前期核心板塊已積累相對充足的潛在庫存,出于控制庫存規模的考量,增加了外圍區域土地供應,部分房企將迎來“撿漏”機會。
據上海易居研究院統計,2025年上半年,上海總價3000萬元及以上新房成交套數為1096套,觀察歷史數據,上海已連續兩年該類豪宅交易超過千套(其中2024年為1542套),此外上半年億元豪宅交易套數共計15套,這些數字說明頂級豪宅的購買力非常強。
據克而瑞重點統計的30個城市土拍數據,2025年前7月重點溢價成交地塊比重達30%,為近三年新高,較2024年增加12個百分點;溢價地塊的平均溢價率亦有明顯提升,2025年前7月為26%,幾乎較過去兩年成倍增長。
分城市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居第三位,土地出讓金約1035億元,同比增長39%;位居全國各城市之首的為杭州,土地出讓金總額已達1304億元,同比增長62%;北京以1121億元的土地出讓金額位居第二,同比漲幅11%。
整體來看,投資百強前9月拿地貨值、金額、建面均同比上升。
據克而瑞數據,截至9月末,新增土儲百強房企的新增貨值、總價和建面百強之和分別為17958億元、9600億元和6944萬平方米,貨值同比增長33.2%,金額同比增長53.3%,建面同比微漲5.4%。
也就是說,即便剔除上海徐匯區東安新村舊改“巨無霸”地塊帶來的影響,總規模趨勢仍是同比增長的態勢。
業內認為,進入四季度,預計土地市場的供應將有所增加,短期內核心城市優質地塊競爭態勢或將延續。
相關標簽:
樂財札記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