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今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發布落實《意見》要求的相關實施方案,細化與新型工業化相適應的金融機制,支持我國新型工業化深入發展。
集成電路、工業母機、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鏈處于工業體系核心基礎環節,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支撐。《意見》提出,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引導銀行為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技術和產品攻關提供中長期融資。
建設銀行發布《中國建設銀行支持新型工業化“善建智造”服務方案》。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金良表示,將把更多金融資源精準配置到新型工業化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打造服務體系,聚焦重點領域推進六大專項行動,為制造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力爭未來3年為各類制造業主體提供融資規模超5萬億元。
中國銀行發揮全球化優勢與綜合化特色,優化適配新型工業化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以“商行+投行”“境內+境外”“融資+融智”綜合服務,增強對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金融供給。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銀行工業領域供應鏈融資余額及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雙雙突破2.3萬億元。
中國光大銀行推出支持新型工業化金融服務方案,有40項具體工作舉措。在服務保障方面,啟動“百鏈千戶”供應鏈專項服務行動,計劃新增百條供應鏈,保障產業鏈韌性與安全發展,加強對重要礦產增儲上產的定制化金融服務,提高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金融支持工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助推經濟轉型升級。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與有關部門協作,支持金融機構優化服務,構建多元金融服務體系,推動《意見》落地見效。
科技型企業是新型工業化的“創新細胞”。大型銀行突破傳統信貸邏輯,探索專屬授信模式,推動服務從單一信貸向全周期科技金融升級。
信貸支持科技創新力度加大。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獲得貸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27.54萬家,獲貸率為50.3%,比去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本外幣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56萬億元,同比增長22.3%。
藥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遇到融資難題。中國銀行依托科技金融授信模型,評估其核心技術壁壘與研發管線價值,批復8000萬元授信額度,并聯動中銀資本參與D+輪融資;中銀國際、中銀香港提供跨境財務顧問服務,助力企業登陸港股。
建設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尚朝輝表示,制造業企業存在資產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難題,建設銀行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加大“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力度,以技術和企業“雙生命周期”為主線,深化“商投行一體化”母子協同服務,服務全生態產業科技創新。
科技成果轉化是新型工業化的“最后一公里”。銀行加大對科技創新債券投資承銷力度、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業務,構建“債權+股權+平臺”服務生態,豐富新興產業融資渠道。
債券市場“科技板”推出后,建設銀行參與科技創新債券承銷和發行工作。5月份,建設銀行發行的首筆科技創新債券上市,募集資金投向科技型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銀行行長張輝表示,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對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有重要意義。中行在杭州、寧波、成都等地為優質科技企業提供并購交易融資支持,涉及交易金額超200億元。加大耐心資本投入,實現18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試點城市全覆蓋,通過AIC股權直投、科創母基金等方式,撬動社會資金為科創型企業提供境內外股權投資超千億元。
科技金融生態圈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創業投資和私募基金;第二層是以政府風險投資和政府引導基金為主的戰略性風險投資;第三層是金融體系。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認為,科技金融生態圈構建應圍繞科技型企業需求,整合資源形成服務體系。一是發揮政府風險投資特別是政府引導基金的認證和示范作用,引導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投硬”。二是完善多層次金融體系,發展直接融資,發揮商業銀行作用。三是健全培育“耐心資本”的市場機制,吸引民營資本、長期社保、商業保險、養老保險等成為耐心資本,擴大支持科技創新的“朋友圈”。
(AI撰文,僅供參考)
相關標簽:
銀行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