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見習記者?鐘凱?深圳報道
近日,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總部位于香港的房地產私募股權公司基匯資本(Gaw Capital Partners)牽頭的一只基金,未能償還與上海一座辦公大樓相關的2.6億美元貸款。
該知情人士稱,基匯資本的基金曾試圖出售這項資產以償還貸款,但在貸款到期前未能達成交易。

▲資料來源:DM查債通截圖
據報道,2.6億美元貸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11月11日到期的境內貸款;另一部分是11月12日到期的境外貸款。錯過最后償還期限即意味著債權銀行可以在幾天內宣布基金違約,不過也可能同意延長貸款期限。
上述貸款以上海海洋大廈25層辦公樓作為抵押,其毗鄰上海南京東路購物區。早在2018年,基匯資本牽頭的財團以約30億元人民幣從ARA Asset Management手中收購了這座大廈。
而除了這筆貸款,基匯資本還面臨另一筆到期債務。11月24日,一筆1.1億美元貸款也將到期,這筆貸款曾用于支持上海的一個生命科學園項目。早在10月上旬,彭博就曾報道,基匯資本正尋求為這筆美元貸款進行再融資。但截至目前,相關交易暫無進展披露。
事實上,這兩筆債務只是基匯資本債務壓力的縮影,該公司今年以來既成功化解過部分到期債務,也有部分未能如期償還。
據《星島》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基匯資本旗下基金未能償還一筆1億美元貸款,該貸款以美國奧克蘭市中心的萬豪酒店為擔保,后續擔保物進入法拍程序;7月,該公司為香港英皇道625號甲級寫字樓“FOYER”完成30億港元貸款再融資,期限為3年。
為了緩解債務壓力,基匯資本在資產退出方面較為積極,在一定程度上回流了部分資金。今年8月,基匯資本宣布出售位于日本大阪商務園區的松下IMP大廈,這是近年來大阪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寫字樓交易之一;11月上旬,基匯資本、太盟投資集團及高盛商業銀行還將所持的上海仙樂斯廣場出售予象嶼集團,總價21億元,單價約3萬元/平方米。
需要關注的是,11月18日,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香港監管機構近幾個月來加大對貸款機構不良貸款決策的審查,并頻繁致電各銀行。銀行亦在重新評估貸款抵押品估值過高的問題。
報道特別指出,受到香港金管局關注的公司包括麗新發展、英皇國際、基匯資本以及春泉產業信托。這意味著,若這些機構進一步暴露出債務問題,銀行將對它們更加審慎,不僅新增融資難度會大幅提升,現有貸款的展期申請也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核。
資料顯示,基匯資本成立于2005年,至今已成功募集7只以亞太區為目標的綜合基金,多只在美國管理的增值型/機會型基金,1只亞太酒店基金,1只歐洲酒店基金,1只成長型股權基金以及1只信貸基金。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基匯資本管理資金總額達358億美元,累計募集股本244億美元。
來源:星島環球網
相關標簽:
星島環球網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