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我們仍將堅守全年經營預期目標,目前沒有調整的計劃。”
在行業深度調整周期,作為頭部物企,碧桂園服務(06098.HK)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諸多目光匯聚。8月27日,其披露了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并召開業績說明會。
當天,執行董事兼總裁徐彬淮、執行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黃鵬、副總裁兼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張艷芝、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趙曉光出席會議。
“住宅物業的換手率提升,各地降價潮不斷發生,反映出當前行業發展不夠規范,同時同質化競爭愈加激烈”,回顧今年上半年,徐彬淮坦言,改革進入深水區,行業進入轉型陣痛期,但年內兩項政策出臺,對物業企業的誠信經營、合規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長期來看對推動行業規范穩健發展是好事情。
“在這樣的背景下,龍頭企業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因為頭部企業在規范經營、品牌重視、數字化能力投入等方面擁有更多的優勢。”
總結成績、展望未來、回應關切,管理層表示,公司根據年初擬定的策略穩步推進,保持預期目標不變,計劃全年實現收入、利潤的正增長,現金流、利潤保持1:1的關系。
對行業及公司發展充滿信心,董事會建議不宣派中期股息,但在符合股息政策的前提下,2025年度派息目標將參照公司2025年度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的60%進行現金派息,較上一年比例有所上調。
營收規模雙增
上游房地產風險傳遞,同時消化前幾年的大規模并購,近兩年,物業普遍面臨經營業績壓力。
在行業大環境承壓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仍保持了收入和規模在較大基數上的持續穩健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碧桂園服務實現營收約231.9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重回兩位數;同期,加上“三供一業”的在管物業項目總數達8108個,總在管面積同比增長5.48%至11.53億平方米。
橫向對比,無論是營收還是規模,碧桂園服務仍穩穩領先同行。
行業深度調整周期,增收不增利是物企們的經營痛點。碧桂園服務沒有回避問題,管理層表示,公司核心盈利能力在行業內還處于相對領先的狀態,在化債優表部分業務結構、運營戰略性收縮以及風險客商更改計量方法的影響下,形成了階段性、偶發性的波動。
黃鵬坦言,公司上半年利潤走低存在階段性因素影響:一方面是長賬齡欠費在清理過程中產生折損,另一方面是對相對低效的環衛板塊進行了戰略性收縮。“我們不再追求規模成長,以現金流為先,有序退出一些現金流不太好的項目,實現強基固本,管理層在積極尋找一些解決方案。”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錄得毛利約42.99億元,凈利潤約為10.03億元,核心凈利潤約15.68億元。
備受關注的財務方面,碧桂園服務表現穩健。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銀行存款和結構性存款164.73億元,在手現金仍充裕,其中定期存款約48.42億元,結構性存款14.61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約8.58億元,報告期內所有到期借款均得以按時償還;公司流動資產凈值約120.4億元,流動比率為1.4倍。
管理層強調,“現金流還在公司預計的軌道之上,三供一業的階段性投資預計最晚不超過2026年上半年收回,整體上收費工作相對平穩。不論營收、利潤還是現金流的年度目標都沒有調整,我們仍會努力達成。”
核心底盤穩固
核心業務底盤夯實,是碧桂園服務穿越行業周期的底氣。
報告期內,物業管理服務、社區增值服務,及“三供一業”服務三項業務分別貢獻收入136.06億元、21.04億元、50.72億元,同比增長6.7%、5.3%、51.6%,均實現正向增長。核心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提升至89.6%,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收入增長得益于在管規模擴張。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物業收費面積較上年同期增加約0.58億平方米至10.63億平方米,新增面積中71.4%來自住宅及商辦業態。
地產下行,新房增量市場萎縮,存量市場與非住業態成為物企爭奪的要地。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初步跑通了對老舊小區以點帶面的拓展模式,并在在北京、上海等11個城市取得突破。業績發布會上,徐彬淮透露,公司未來將重點發展老舊小區或低物業費小區,今年會總結老舊小區的管理經驗,在下半年形成單獨的品牌和運營管理體系,實現相關業務的有質量拓展。
非居住領域,碧桂園服務在綜合設施管理(IFM)賽道的布局值得關注。今年上半年,其成功拓得包括中國中煤集團下屬廠礦企業園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新校區及中國移動廣東省韶關及陜西省標段等IFM項目,服務范圍包含物業管理、會務、場館、企業行政等綜合后勤服務。
“三供一業”板塊,碧桂園服務今年上半年新簽合同項目個數達315個,新簽項目合同總金額達17.87億元。
“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增加,主要得益于酒類、零售及新能源等業務的增長。”向成為“全周期社區生活服務整合運營商”轉型升級,碧桂園服務從資產保值增值和業主生活兩大需求出發,持續深化多元場景充實增值服務業態。
在酒類業務方面,碧桂園服務聚焦“物業 專業”社區合伙人模式,深入挖掘社區私域價值,提升產品競爭力與客戶觸達效率。報告期末,累計客戶數已近4200位,復購率約65%,展現出較強的用戶黏性與業務韌性。
在新能源業務方面,碧桂園服務發展了自營品牌“智享樓下充電”,憑借自建設備為業主提供安全便捷的兩輪車充電服務,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業務已進駐全國超5000個社區,運營充電插座約60萬個,累計注冊用戶突破550萬,服務超1億人次;月活躍用戶規模逾200萬人,用戶黏性持續增強。
聚焦滿意度提升
行業從“規模競賽”向“價值深耕”轉向,服務品質和滿意度提升成為物業能力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聚焦滿意度提升,碧桂園服務住宅全委項目續約率98.99%,400客戶滿意度在2195個項目中實現平均10.34%的同比提升。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投入了約2.59億元用于社區康樂設施和老舊設施的煥新與升級改造,覆蓋全國942個項目,提升客戶體驗。同時,推動服務分級在全國37個城市共942個項目深化落地,通過差異化的運營策略和資源配置,將服務訴求與資源模型精準匹配,藉助工單數字化、保潔數字化、人機協同提高作業效率。
積極投入數智化研發創新、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核心能力建設,以科技賦能服務,持續提升服務品質、運營效率及客戶體驗。
目前,碧桂園服務已在項目投入使用近百臺自主研發的“零號居民”清潔機器人,初步實現了清潔效率及質量的提升。下半年,其將持續推進“零號居民”研發與落地,并計劃在年內實現在華南地區項目的規模化落地。
此外,碧桂園服務還聯合騰訊推出微信支付物業費代扣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繳費體驗。構建了電梯維保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監管體系,實現對近16萬臺電梯的管控,覆蓋率達96.28%,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每百臺電梯的投訴量同比下降30%。
“未來三到五年,碧桂園服務將回歸客戶導向,走向合理盈利空間。”
管理層表示,未來物業服務定價權應該是客戶所擁有的,物業企業要做的是與之匹配,并且做到誠信公開。碧桂園服務公司將結合客戶的需求,將毛利率調整到一個合理水平,同時積極拓展市場、高質量發展。
相關標簽:
物業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