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靳文雨
“外貿沙發王”中源家居(603709.SH)最近有點“腹背受敵”。
一邊是2025年上半年交出上市9年來首份中期虧損成績單,另一邊實控人曹勇又拋出超5500萬元的減持計劃,兩件事疊加,讓投資者對這家以功能性沙發出口為主的企業,多了幾分疑慮。
先看這場引發關注的減持計劃。9月15日,中源家居公告顯示,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曹勇,計劃在公告后15個交易日起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378.5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

以公告當日14.66元/股的收盤價計算,這筆減持預計能套現約5549.84萬元,理由是“自身資金需求”。
要知道,曹勇對中源家居的控制權相當穩固。他直接持有公司28.93%的股份,還通過兩家關聯主體間接掌控大量股權:安吉長江投資(持股37.83%)由他任董事長且持股49%,安吉高盛投資(持股3.15%)由他實際控制且出資占比62.22%,三者還簽了一致行動人協議。
更關鍵的是,長江投資剩下51%的股份由曹勇岳父胡林福持有,兩人共同為實控人,算下來曹勇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達69.91%,妥妥的“絕對掌控”。
有意思的是,曹勇選擇減持的節點,恰逢中源家居股價處于近年相對高位。近一年來,公司股價從7.74元/股的低點一路上漲,9月9日盤中還摸到20.36元/股的年內新高,
截至9月17日午間收盤仍有14.7元/股,漲幅接近90%。這種“高位套現”的操作,難免讓市場猜測:實控人對公司后續股價走勢是否有信心?
而比減持更讓投資者揪心的,是中源家居持續承壓的業績。2024年,公司營收雖同比增長45.42%至16.02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卻凈虧4173.90萬元,同比下滑295.41%,扣非凈利潤更是虧了3925.37萬元,下滑幅度超400%,“增收不增利”的問題已經凸顯。
到了2025年上半年,情況進一步惡化。公司營收7.24億元,僅微增1.51%;歸母凈利潤虧損954.18萬元,同比降410.34%;扣非凈利潤虧得更多,達1460.26萬元,同比下滑463.09%。
這是中源家居自2017年以來,9年里第一次中期虧損,“外貿沙發王”的盈利光環徹底碎了。
對于虧損原因,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是“宏觀經濟復雜、關稅政策頻繁調整”,導致跨境電商業務成本上升、毛利下降。要知道,中源家居的產品主要銷往美國、中東、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海外營收占比不低,關稅和貿易政策的風吹草動,對它的影響確實直接。但問題是,面對這樣的外部壓力,公司的應對措施似乎還不夠清晰。
在今年5月的業績說明會上,中源家居提到要“靠數字化降本、優化產品結構提盈利”,但具體怎么落地、投入多少、預期效果如何,都沒給出詳細說法。這種“空泛表態”,顯然難以打消投資者的擔憂。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中源家居第一次出現重要股東減持。2023年2月,持股5%以上的股東高盛投資(實控人也是曹勇)就計劃減持2%股份,最終減持80萬股,套現約1363.65萬元。
當時減持公告發布后30天內,公司股價直接跌了8.48%。如今實控人親自下場減持,疊加業績虧損,市場對股價后續走勢的擔憂,恐怕只會多不會少。
近期中源家居的股價波動也印證了市場的不安。9月份以來,公司已經三次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僅9月9日至11日三天,股價跌幅偏離值就累計超20%。
盡管公司每次都強調“日常經營正常,無未披露重大信息”,但“外部環境復雜”的提示,反而讓投資者覺得底氣不足。
一邊是業績首次中期虧損,一邊是實控人高位套現,中源家居接下來要面對的,不僅是如何應對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扭轉盈利頹勢,更要重建投資者信心。
畢竟,靠“畫餅”無法解決問題,只有拿出實實在在的降本增效方案、讓業績重新回到增長軌道,才能真正穩住“外貿沙發王”的基本盤。對于中源家居的后續動作,市場還在持續觀望。
相關標簽:
家居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